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葦鵐
鹀科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葦鵐(學名:Emberiza pallasi)為鵐科鵐屬的鳥類,俗名山家雀兒、山葦容。鵐科這個科在大多數現代作者的分類中,已從雀科分出。

Remove ads
分類
鵐科包含大約300種以種子為食的鳥類,其中大多數分佈在美洲,但鵐屬(Emberiza)的40多個成員則局限於舊世界[3]。在這個屬中,蘆鵐與紅頸葦鵐的親緣關係最為密切,而蘆鵐有時被歸類於Schoeniclus屬。
屬名Emberiza 來自古高地德語的Embritz,意指鵐。英文名稱和種小名pallasii 是為了紀念德國博物學家與探險家彼得·西蒙·帕拉斯[4]。 它的繁殖範圍涵蓋北亞和中亞,直到蒙古。它是一種遷徙物種,冬季遷徙至東南亞。它是極為罕見的迷鳥,但已經出現在西歐,甚至遠至英國。
目前認可三個亞種:E. p. polaris,分佈於歐洲俄羅斯東北部、大部分北堪察加半島,冬季遷徙至中國東部;E. p. pallasi,分佈於蒙古和外貝加爾山脈,冬季在中國西部和北部;E. p. lydiae,分佈於南西伯利亞、北蒙古,冬季在中國北部[5]。
分布與棲地
分布於俄羅斯、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江蘇、福建等地,春季一般生活於平原沼澤地和沿溪的柳叢及蘆葦中,秋冬多在丘陵、低山區的散有密集灌叢的平坦台地和平原荒地的稀疏小樹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2]
描述
葦鵐是一種小型的雀形目鳥類,與小型蘆鵐相似,具有典型食種子鳥類的小喙。雄鳥有黑色的頭部和喉部,白色的頸圈和腹部,以及帶有重度斑紋的灰色背部(蘆鵐的背部則偏棕色)。雌鳥顏色較暗淡,頭部呈褐色並有斑紋,腹部的斑紋比雌性蘆鵐少。
雄鳥的歌聲是重複的sherp聲。
行為
它的自然食物在育幼期間主要是昆蟲,其他時間則為種子。
繁殖季節在6月至8月之間,北部地區的繁殖期較早。巢築於灌木叢中,通常以草和莎草製作,內襯較細的材料,如較細的草和毛髮。每窩產卵3至5顆,蛋呈乳白色,具有鵐科特有的毛髮狀標記。孵化期為11天。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