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軍反間諜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聯軍隊的反間諜一支由蘇聯國家反間諜機構派出人員在軍隊中專職負責。[1]

歷史
十月革命後,蘇俄內戰初期沒有統一的軍事反間諜機構。各方面軍、各集團軍有自己的特別處負責。1918年12月19日,蘇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在全俄肅反委員會設立軍事處,後改稱特別處。1922年俄羅斯聯邦國家政治保衛局在秘密行動局下設立特別處。1930年9月蘇聯國家政治保衛總局設立特別處。1934年7月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改稱內務人民委員部國家安全總局,下設特別處。1936年12月稱五處。1938年3月廢除了國家安全總局,軍事反間諜改為特別部第2處。1938年9月第一副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重建了國家安全總局,軍事反間諜為4處(即特別處)。
1941年2月3月,聯共 (布)政治局通過決議把特別部由國家安全總局統管改成3個人民委員部各自負責:
- 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第三局 局長阿納托利·尼古拉耶維奇·米赫耶夫。
- 蘇聯海軍人民委員部第三局。局長阿·伊·彼德羅夫(А. И. Петро)。
- 專門負責內務部隊反諜的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第三局。局長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別利亞諾夫。
1941年7月17日,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上述機構合併為內務人民委員部特別部。1943年4月19日為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反間諜總局。[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