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麻喇姑

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 出身于蒙古族, 擅长女红, 设计清朝开国冠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麻喇姑
Remove ads

蘇麻喇姑(1615年—1705年),原為蒙古族,她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於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後金宮廷。通曉滿文字。曾經擔任順治帝康熙帝兩代皇帝的啟蒙老師。老年時,又撫養康熙的第十二子胤裪

快速預覽 蘇麻喇姑, 官女子 ...

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七日,蘇麻喇姑以九旬高齡去世,以的禮制下葬,園寢位於清東陵風水牆外東南方向新城。

名字由來

蘇麻喇姑蒙古原名蘇墨(茉)兒()(Sumal),蒙語中意為「毛制長口袋」,這種口袋裝上東西後可搭在人背上也可搭馬背上,是蒙古牧民常用之物,這是她父母親用隨眼看到或隨心想到的東西為孩子取的名字。直到順治九年(1652),她還使用著這個名字。而蘇麻喇(Sumala)是滿語,與「蘇墨(茉)兒(爾)」意思相似,意為「半大口袋」。康熙四十四年(1705),她去世時,便是叫蘇麻喇。在乾隆《五體清文鑒》中,「蘇麻喇」與「蘇墨(茉)兒(爾)」是互為對應的同一詞,可見蘇麻喇這個名字是在保留原意的基礎上由蒙語改為滿語。[1]

多才多藝

1636年,蘇麻喇姑參與清初國服的設計。《嘯亭雜錄》說「國初衣冠飾樣」,皆蘇麻喇姑「手制」。另據《清史稿》載,「清自崇德初元,已厘定上下冠服諸制。」 [2]

皇室地位

清宮中,孝莊稱她為「格格」,玄燁稱她為「額娘」,皇子、公主們叫「嬤嬤/蘇瑪拉奶奶」。「格格」「額娘」「嬤嬤」在滿語中分別是「姐姐」「母親」「奶奶、祖母等年長婦人」之意,這些稱謂可窺見蘇麻喇姑同皇室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3]

《嘯亭雜錄》中提及,康熙帝年幼時,作為小皇帝的啟蒙老師,「賴其訓迪,手教國書」。孝莊文皇后去世後,蘇麻喇姑又擔任了十二皇子胤祹的養育之職,彼此共同生活近二十年。蘇麻喇姑對胤祹的教養非常成功。康熙晚年,諸皇子拉黨結派,十四阿哥以上完全沒有介入者很少,而胤祹就是其中之一。胤祹和蘇麻喇姑感情也非常深厚,他在奏摺中稱蘇麻喇姑為「阿扎姑」。蘇麻喇姑病重時,胤祹日夜看護,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奏稱:「自嬤嬤生病之日起,十二阿哥即日夜守在嬤嬤身邊,阿哥的福晉也晝夜在旁看護。」直至蘇麻喇姑去世。


影視形象

年份 作品 演員
1987年 滿清十三皇朝 周美玲
1993年 康熙大帝 朱娜
2000年 懷玉公主 趙麗蓉
2001年 康熙王朝 茹萍
2002年 孝莊秘史 胡靜
2006年 大清風雲 韓曉
2018年 蘇茉兒傳奇 杜若溪

注釋

相關條目

文獻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