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國軍事占領下的利比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国军事占领下的利比亚
Remove ads

英國占領下的利比亞是指從1943年到1951年至利比亞獨立前,英國對意屬利比亞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的軍事占領。它是同盟國對利比亞軍事占領行動的一部分。

快速預覽 英國占領下的利比亞Amministrazione Militare Britannica della Libiaالإدارة البريطانية العسكرية في ليبيا, 地位 ...
Remove ads

歷史

1942年11月,盟軍占領昔蘭尼加。1943年2月,最後一批德國和義大利軍隊被趕出利比亞後盟軍占領利比亞。

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由英國占領,法國占領費贊。1944年,伊德里斯一世被解除流放。1947年根據義大利與盟國簽訂的和平條約的條款,希望保留的黎波里塔尼亞殖民地的義大利和希望分割費贊的法國妥協並放棄了對利比亞的所有領土要求。利比亞就這樣避免了分裂維持了統一。

盟軍解放北非後,1945年11月的黎波里塔尼亞各地爆發的反猶太主義騷亂中,有130多名猶太人被殺害。[1]1948年6月,利比亞的反猶太主義者又殺害了12名猶太人,並摧毀280所猶太人住宅。[2]猶太人對這些反猶太主義破壞的恐懼和以色列建國導致許多猶太人逃離了利比亞。從1948年到1951年,30,972名利比亞猶太人搬到以色列。[3]1970年代,剩下的利比亞猶太人(約7,000人)轉移到義大利。

在正式結束與義大利的戰爭的和平條約簽署之前,處置義大利的殖民地地位問題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從法律上講,利比亞仍是由英國和法國管理的義大利殖民地,但在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上,同盟國三巨頭--英國、蘇聯和美國同意戰爭期間奪取的義大利殖民地不應歸還給義大利。

對歸屬問題的進一步審議被委託給同盟國外交部長理事會,理事會其中包括一名法國代表;儘管所有理事會成員最初都贊成將占領地進行某種形式的託管,但最終其無法制定出處理利比亞的方案。美國建議由聯合國對利比亞進行託管,聯合國憲章已於1945年10月生效,以便為自治做準備。

蘇聯提議劃分給各國進行單獨的託管,將的黎波里塔尼亞劃歸蘇聯,費贊劃歸法國,昔蘭尼加劃歸英國,而法國主張將殖民地歸還給義大利,為打破僵局,英國最終建議利比亞獨立。[4]

1949年,建立了昔蘭尼加酋長國,僅剩下的黎波里塔尼亞仍由英國軍事管理。一年後,即1950年,改為民事管理而非軍事管理。昔蘭尼加的埃米爾和塞努西教團的領導人伊德里斯一世代表利比亞參加聯合國談判,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布獨立。

Remove ads

獨立

1951年,來自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和費贊的代表宣布成立聯合王國,新國家被稱為利比亞聯合王國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根據憲法,新的國家有一個聯邦政府,昔蘭尼加、的黎波里塔尼亞和費贊三個州擁有自治權。聯合王國也有三個首都:的黎波里、班加西和貝達。獨立兩年後,即1953年3月28日,利比亞加入了阿拉伯聯盟。當利比亞宣布獨立時,它是第一個通過聯合國途徑獲得獨立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一批獲得獨立的前歐洲殖民地之一。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