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范弗萊克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范弗萊克隕石坑(Van Vleck)是位於月球正面赤道區的一座撞擊坑,約形成於早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美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約翰·門羅·范弗萊克(John Monroe Van Vleck,1833年-1912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緊鄰魏爾斯特拉斯隕石坑;北面靠近詹金斯隕石坑;埃弗里隕石坑和卡里略隕石坑位於它的東面;西南則橫亙著蓋斯勒隕石坑和吉爾伯特環形山。范弗萊克隕石坑的東方坐落著史密斯海[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1.77°S 78.2°E,直徑33.5公里[3],深度約3.03公里[4]。
范弗萊克隕石坑外觀接近圓形,坑壁幾乎未受到侵蝕和磨損。隕坑南側內壁上坐落著一座大撞擊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930米[1],內部容積約有660公里³[1]。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中心點偏北矗立著一座小山峰。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