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茶鹽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茶鹽司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年)後又稱提舉常平。是宋代司之一。[1]該機構最早於徽宗朝在路一級行政區劃上設立,是宋代負責茶、鹽專賣的機構,也是南宋時重要的圖書出版機構。[2][3]

該機構的最終建制是由常平司(負責ㄉㄧˊㄊㄧㄠˋ,即控制糧價、賑濟災荒)以及茶、鹽專賣部門合併而成的。[4]在圖書刊刻方面,該司使用國家經費刻書ㄐㄧㄐㄩㄝˊ,所刻之書被稱之為公使庫刻,其經費來源是本司的公使庫,故名。又因為官刻,適合上呈,所以工藝精良。[5][6][7]最初,由於宋南渡後國子監無力刊刻,以茶鹽司代刻書籍轉交國子監。主要刻的是儒家基本經籍史部的主要圖書。[8]浙東茶鹽司首創了經文與註疏合ㄎㄢ,是出版史上的一項革新。其中尤以遞修本《禮記正義》為後人稱道,號稱「海內第一孤本」。[3][9]而《資治通鑑》現存最早的版本(高宗紹興二年、三年)也是由浙東茶鹽司刊刻的。[6]

茶鹽司所刻有其特徵,比如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使用歐體字,也稱浙本。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