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荃錦交流道

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順時針迴旋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荃錦交匯處
Remove ads

荃錦交流道[2](英語:Tsuen Kam Interchange[3])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交流道。荃錦交流道為順時針圓環,設3車道,全長450[4],設6個出口,可通往沙田葵涌九龍荃灣屯門錦田石崗各地[5]。整個荃錦交流道都是新界計程車指定可行走路線[6]

快速預覽 Tsuen Kam Interchange 荃錦交匯處, 命名文件 ...

歷史

作為荃灣新市鎮綜合發展計劃的其中一部分[7]德士古道於1981年3月31日上午11時延長到荃錦交流道[8],同時爲配合地下鐵路荃灣綫工程,荃錦公路自與青山公路原有的路口起至石圍角邨附近的一段在1981年4月1日上午11時也被禁止行車,荃錦公路的南行車輛因此需要改經荃錦交流道[9]。荃錦交流道後於1983年11月4日獲正式命名[1]

走線及連接道路

荃錦交流道為順時針圓環,設3車道,全長450公尺,屬香港9號幹線象鼻山路在其下方穿過[4]。荃錦交流道設6個出口,分別連接象鼻山路、荃錦公路、德士古道北、蕙荃路大河道北[4],可通往沙田、葵涌、九龍、荃灣、屯門、錦田及石崗各地[5]。整個荃錦交流道都是新界計程車指定可行走路線[6]

行人設施

荃錦交流道設3條人行地下道供綠楊新邨、石圍角邨、海壩村南台及馬閃排路等地的行人越過荃錦交流道,而3條人行地下道之間設人行天橋互相連接。[10][11][12]

交通黑點

荃錦交流道的象鼻山路出入口與德士古道北出入口處是香港運輸署所界定的路口交通黑點[13]。駕駛者在荃錦交流道往往會不讓路,甚至不顧危險,隨意切線,導致交通意外頻生,如2010年荃錦交流道即發生18宗交通意外[5]

參見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