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荷屬東印度民政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荷属东印度民政署
Remove ads

荷屬東印度民政署荷蘭語Nederlandsch-Indische Civiele Administratie)是一個半軍事組織,成立於1944年4月,其任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接受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的日本占領軍投降並恢復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政和法律。[1]

快速預覽 荷屬東印度民政署, 領導人 ...

1946年1月,民政署改名為盟軍軍政署民政處(英語:Allied Military Administration–Civil Affairs Branch)。英國東南亞司令部撤出印度尼西亞群島後,又於1946年6月更名為臨時行政局(荷蘭語Tijdelijke Bestuursdienst)。

Remove ads

成立

民政署於1944年4月3日在澳大利亞成立,作為在墨爾本的荷屬東印度流亡政府英語Netherlands East Indies government-in-exile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指揮部之間的聯絡機構,總部設在布里斯班的哥倫比亞營英語Camp Columbia,最初直接向盟軍指揮系統匯報。1944年初,荷蘭代理總督范穆克與西南太平洋戰區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達成協議,盟軍部隊奪回的荷屬東印度領土將移交民政署管理。但由於美國國務院的拖延,范穆克—麥克阿瑟民事行政協議直到1944年12月10日才正式簽署。[1]

早期活動

早在1944年4月的霍蘭迪亞戰役英語Battle of Hollandia期間,民政署的第一批分遣隊就在西新幾內亞的霍蘭迪亞(今查亞普拉)登陸。民政署工作人員由著制服的軍人或軍事化人員組成,成員有托托克人土生白人英語Indo people和本地土著。這支分遣隊的負責人是民政署總指揮康拉德·吉貝爾(Conrad Giebel)上校。每個分遣隊由一名民政署指揮官領導,負責當地治理。在日本投降之前,民政署部隊已經在西新幾內亞(如霍蘭迪亞、馬諾夸里斯考滕群島)、摩鹿加群島摩羅泰島)和婆羅洲打拉根峇里巴板)建立了民政機構。[1]

1945年8月15日之後,隨著軍事指揮權從美國西南太平洋戰區移交給東南亞司令部,美國實質上停止了對民政署的支持和物資供應。原計劃部署到爪哇的250個分遣隊也被叫停。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島龍目島由英國負責軍事占領,而群島其他地區則由澳大利亞負責。8月24日,荷蘭與東南亞司令部最高司令蒙巴頓勳爵簽署了新的英荷民事協定英語Anglo–Dutch Civil Affairs Agreement[1]

1945年9月,首批民政署代表抵達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由於印尼革命者對名稱中包含殖民時期的「荷屬東印度」一詞反應強烈,荷屬東印度民政署於1946年1月更名為盟軍軍政署民政處,沒有取荷蘭語名。[1]

Remove ads

指揮官

民政署的最高指揮官是代理總督托托克人范穆克,資深顧問和副官則是爪哇貴族拉登·阿卜杜勒卡迪爾·維佐約阿特莫佐英語Raden Abdulkadir Widjojoatmodjo。維佐約阿特莫佐畢業於萊頓大學,是許爾赫洛涅英語Christiaan Snouck Hurgronje教授的門生。戰前,他曾在吉達麥加擔任高級外交官。在民政署任職期間,他還被任命為荷蘭皇家東印度陸軍的上校和摩鹿加群島的行政長官。1947年,維佐約阿特莫佐擔任巴巽丹國的行政事務政府專員以及荷蘭王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一般談判事務的總幹事。

參見

注釋

  1. 到1945年8月15日 (1945-08-15).
  2. 到1946年11月30日 (1946-11-3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