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莫佩爾蒂隕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莫佩爾蒂隕石坑(Maupertuis)是月球正面位於虹灣以北崎嶇的山地延伸區的一座古撞擊坑殘跡,約形成於早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法國數學家、博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暨大地測量學家皮埃爾·路易·莫佩爾蒂(1698年-1759年)[2],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靠近比安基尼隕石坑、西北毗鄰布格隕石坑,拉·孔達明隕石坑和布利斯隕石坑(Bliss)分別位於它的北面和東北偏東。莫佩爾蒂隕石坑的北面坐落了冷海、東北蜿蜒著長約84公里的莫佩爾蒂月溪(Rimae Maupertuis)、東南瀕臨雨海,往南則是侏儒山脈及虹灣[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49.7°N 27.28°W,直徑45.49公里[4],深度約2.28公里[1]。
莫佩爾蒂隕石坑幾乎已被長時期的撞擊所完全損毀,現僅剩一些與周邊背景地形難以分辨的破碎殘壁。殘存的坑壁輪廓有點形似五邊形,其中東南側相對最完整,沿東北側則切入了一道深溝。殘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080米[1],內部容積約1608立方千米[1]。坑內地表崎嶇坎坷,分布著一些低矮的山脊。
該隕坑東北分布著一些統稱為莫佩爾蒂月溪(Rimae Maupertuis)的溝壑,它們被認為主要形成於地質活動,要觀察到這些月溪必須要使用大型望遠鏡且具備上佳的視力。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莫佩爾蒂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