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萊比錫巴赫檔案館

德国莱比锡一所研究和记录巴赫的生平及作平的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萊比錫巴赫檔案館(Bach-Archiv Leipzig)是德國萊比錫一所研究和記錄巴赫的生平及作品的機構。

歷史 

檔案館是在1950年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逝世200周年由Werner Neumann創立的。 新機構成立的目的是將與巴赫相關的所有手稿和歷史文獻集中歸檔,同時建立一個巴赫研究中心。

如今,該檔案館是全世界巴赫研究的中心。 它擁有一個巴赫主題的特殊圖書館。 該檔案還包含巴赫作品的手稿和特殊選集[1]

除了研究任務外,巴赫檔案館還通過巴赫博物館以及組織國際活動,特別是一年一度的萊比錫巴赫音樂節和國際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競賽來向公眾開放。

該檔案館位於聖多馬教堂的對面歷史建築惡魔屋內。1985年它從其創始地戈里斯宮殿搬遷而來。 巴赫檔案館是德國國家文化機構會議的成員。

Thumb
Leipzig Bach-Museum Bach-Archiv 2

檔案館與萊比錫巴赫博物館位於同一建築群內。 兩館以及其入口區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依據現代藏品安全標準及教育知識進行了翻新和擴建,2010年3月完工。

巴赫檔案館被列入2001年出版的德國藍皮書 。 該藍皮書列出了東德重要的文化機構,至今已包含23個被稱為文化燈塔的機構 。

自2008年11月23日起,該檔案館成為萊比錫大學的官方分支機構 。 [2]

自2015年6月以來,巴赫檔案館收藏了由畫家伊萊亞斯·戈特洛布·豪斯曼(EliasGottlobHaußmann)所畫的第二張保存完好的巴赫畫像。這幅1748年的畫由美國巴赫研究員和收藏家William H. Scheide通過遺囑轉讓給檔案館。[3]

巴赫檔案館是音樂城市萊比錫的「音樂之路」的一站。

Remove ads

負責人

[4]

  • 1950–1973: Werner Neumann
  • 1974–1979: Hans-Joachim Schulze
  • 1979–1991: Werner Felix[5]
  • 1992–2000: Hans-Joachim Schulze
  • 2001–2013: Christoph Wolff英語Christoph Wolff[6]
  • 2014起: Peter Wollny

參考

參見

Loading content...

網頁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