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萊茵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莱茵报
Remove ads

萊茵報(德語:The Rheinische Zeitung)是一份19世紀的德國報紙,知名於曾由卡爾·馬克思參與編輯。該報紙於1842年1月開辦,由於普魯士國家審查而在1843年3月停辦。該報最終被卡爾·馬克思在1848年6月代表共產主義同盟創建的新萊茵報所取代。

快速預覽 萊茵報 The Rheinische Zeitung, 創辦者 ...

刊物歷史

創刊背景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的萊茵蘭地區最重要的市鎮中心曾是科隆[1]在19世紀30年代,城市裡的天主教政治反對派們曾創辦過一份《科隆報》(Kölnische Zeitung)用以發聲,[2]而柏林的普魯士政府信奉新教,他們把這份報紙和他的八千多個讀者都視為臥榻邊的眼中釘肉中刺,便積極觀察其他新創刊的報紙,打算削弱《科隆報》在這一地區的支配地位。[3]

科隆有許多報紙創刊面世,但強勢的《科隆報》在他們立足未穩之際將其紛紛買斷,消滅了幾乎所有競爭者。[4]其中有一份叫《萊茵總報》(Rheinische Allgemeine Zeitung)的報紙[4],創刊於1839年12月,此刊在市場上掙扎了兩年,但最終沒能爭得一席之地,眼見面臨消亡。[4]當這份報紙頹勢盡顯,似乎不日就要破產時,格奧爾·榮格摩西·赫斯說服了萊茵蘭一批領頭的自由派富翁,讓他們建立公司收購了這份報紙,這些人包括戈特弗里德·坎普豪森(Gottfried Ludolf Camphausen)、古斯塔夫·梅菲森(Gustav von Mevissen)和達戈倍特·奧本海默(Dagobert Oppenheim)。之後股東們把報紙的次級標題改成了「為政治、商貿和工業」("For politics, Commerce and Industry"),他們嘗試邀請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做編輯,但被其以健康原因拒絕,最終編輯工作交由古斯塔夫·霍夫肯(Gustav Höfken)承擔,而摩西·赫斯本人任審校編輯。[5]

在報社瀕臨破產的最後關頭,這一群科隆的鄉賢士紳決定籌集工作資金,重建這份報紙。[6]這份新版的《萊茵總報》後來就被稱作《萊茵報》(Rheinische Zeitung)。

Remove ads

創刊

1842年1月,《萊茵報》創刊,摩西·赫斯作為一名編輯親自參與。[7][8]報紙起初採取保皇派態度支持政府,但由於許多萊茵蘭人反對柏林普魯士政府,認為其統治是徹底的暴政,為了更好地迎合的民粹情緒,《萊茵報》的政治路線很快發生轉變。[9]

雖然卡爾·馬克思在《萊茵報》創刊時生活在波恩

延伸閱讀

腳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