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爾紹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尔绍陨石坑
Remove ads

菲爾紹隕石坑(Virchow)是月球東部,位於界海東南岸的納皮爾環形山坑內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德國政治學醫生病理學家組織結構學家生理學家魯道夫·路德維希·卡爾·菲爾紹(1821年-1902年),1979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菲爾紹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Thumb
菲爾紹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Thumb
阿波羅11號拍攝的斜視圖

該隕坑西北毗鄰薩巴提隕石坑、北面不遠為泰累爾隕石坑央斯基環形山坐落在它的東側、西南靠近巴納赫維奇環形山及坑內的諾克斯-肖隕石坑,而塔基尼隕石坑則位於它的東南方。菲爾紹隕坑的北面是綿延的界海,往南越過納皮爾環形山南側壁,則進入史密斯海[1]。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9.88°N 83.77°E / 9.88; 83.77,直徑18.83公里[2],深度約1.74公里[3]

菲爾紹隕石坑邊緣輪廓呈不規則多邊形狀,西北側向外伸出,整體呈現一種不對稱的外觀。隕坑外側壁保存較好,西北側與納皮爾環形山內側壁相連接。隕坑自身內壁較為狹窄、陡峭,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760米[3]。碗狀的坑底相對平坦,沒有其它醒目的地貌結構。

該隕石坑在1979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前,曾被指名為衛星坑"納皮爾 G"。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