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map
Remove ads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英語:Philippine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 and Seismology, PHIVOLCS他加祿語:[ˈfivolks]他加祿語Surian ng Pilipinas sa Bulkanolohiya at Sismolohiya[2])是菲律賓的國家機構,致力於提供火山地震海嘯相關活動的訊息,以及用於保護生命財產、支持經濟、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其他專業信息和服務。是科技部英語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ippines)的服務機構之一。

快速預覽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 機構概要 ...
Thumb
1984年,火山碎屑流從菲律賓最活躍的火山馬榮火山的東南側流下來.
Thumb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會議在奎松市菲律賓迪利曼大學舉行.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監測火山地震海嘯活動,並在必要時發出警告。 它的任務是減輕火山爆發地震海嘯和其他相關大地構造現象可能引起的災害[3]

Remove ads

歷史

其最早的前身之一是菲律賓氣象局,成立於 1901 年[4],當時馬尼拉天文台的氣象、地震和地磁服務從羅馬天主教會轉移到美國殖民政府。 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地震監測,並繼承和維護了當時的早期地震目錄。 到 1972 年,菲律賓氣象局根據第 78 號總統令[5]重組為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PAGASA)。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資助的PAGASA計畫在該國建立了一個由 12 個站點組成的地震監測網路。

PHIVOLCS的前身-火山學委員會 (COMVOL) 於1951年12月4日希博克-希博克火山英語Mount Hibok-Hibok致命噴發導致 3,000 多人死亡後,於1952年6月20日成立。COMVOL 重組為菲律賓火山研究所(PHIVOLC)[6]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PAGASA)的地震部門於 1984 年 9 月 17 日透過第 984 號行政命令正式移交給菲律賓火山研究所 (PHIVOLC)[7],並將該研究所更名為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PHIVOLCS)[8]。 國家科技署(NSTA) 是 PHIVOLCS 和PAGASA的上級部門,於 1987 年成為科學技術部 (DOST)。1988 年,技術人員和 12 個站點的地震監測網絡完全併入 PHIVOLCS。

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爆發英語1991 eruption of Mount Pinatubo期間進行了合作。 他們的預測為受火山爆發影響的軍事人員和居民提供了及時疏散[9]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