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銳 (唐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蕭銳(7世紀?—7世紀656年後),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蕭瑀之子,出身蘭陵蕭氏。襲封宋國公。尚唐太宗長女襄城公主,歷任太僕少卿、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岐州、恆州、汾州三州刺史、太常卿[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0月10日) |
生平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時,太僕少卿蕭銳負責在河南道諸州轉運糧草入海到遼東戰場[2]。
蕭銳與父親蕭瑀一樣,信奉佛教,他善於隸書,給很多寺廟題過字,寫過佛經。在任益府長史時,勸告府內官寮不要吃魚,當地寺廟有講說佛法,輒往其處,與平民百姓一起席地而坐聽講,僧人想要給他設坐,他則拒絕[3]。
蕭銳之妻襄城公主雅有禮度,不單獨開府,與公婆同住。永徽二年(651年),蕭銳在恆州刺史任上,妻子襄城公主去世。在顯慶元年(656年),蕭銳曾以太常卿的官職為唐儉監護葬禮。他何時逝世不詳,死後與襄城公主合葬於昭陵。
子孫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