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薩克森號鐵甲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薩克森號(德語:SMS Sachsen[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四艘薩克森級鐵甲巡防艦的首艦,以薩克森王國命名。其姊妹艦還包括有巴伐利亞號、符騰堡號和巴登號。薩克森號由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承建,自1875年開始架設龍骨、1877年7月21日下水,並於1878年10月21日投入使用。艦隻的主砲為六門獨立安裝在開放式砲座上的260公釐口徑箍砲。
薩克森號是帝國海軍針對法國或俄國艦隊為假想敵,按海岸防禦為主要職責而建造。在它的運用生涯中,曾數次參與例行的艦隊演習;其中在1901年的最後一次演習中,艦隻不慎撞沉了通報艦守望號。翌年,薩克森號被列入預備役,然後自1911年起充當艦隊的靶艦。隨著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該艦最終於1919年拆解報廢。
Remove ads
設計
薩克森級鐵甲艦是在帝國海軍部首任部長、步兵上將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任期內建造的第一批主力艦。施托施支持德國艦隊的海岸防禦策略,薩克森級便設計用於在設防的港口行動,從而能夠出擊破壞敵人的封鎖線。它們在服役過程中飽受爭議,因為批評者指出與早期的鐵甲巡防艦相比,這些艦隻的適航性差,在巨浪中的橫搖傾向嚴重,並且速度較慢。[1]
薩克森號的全長為98.2公尺,有18.4公尺的舷寬和6.32公尺的前吃水,設計排水量為7677噸。[2]它的推進裝置由兩台三缸單脹蒸汽機組成,所需的蒸汽是通過八台燃煤迪爾鍋爐供給。艦隻的最高航速為13.6節(25.2公里每小時),額定功率為4,917匹公制馬力(4,850匹指示馬力)。[3]其標準船員編制為32名軍官及285名水兵,在擔任總隊旗艦時還可增編7名軍官和34名水兵。[2]
薩克森號的主砲為六門260公釐22倍徑箍砲,其中兩門單座安裝在司令塔前方的開放式砲座上,其餘四門也以單座安裝在艦舯的一個開放式砲座上。竣工時,該艦還配備有六門87公釐24倍徑箍砲和八挺37公釐機砲用於防禦魚雷艇。[2][4]
艦隻的裝甲由鍛鐵製成,集中在艦舯部的裝甲堡壘。[5]裝甲厚度在裝甲堡壘為203至254公釐,在甲板則為50-75公釐。砲座裝甲為254公釐厚的鍛鐵,輔以250公釐厚的柚木作背襯。[6]
Remove ads
建造
同級的首份規劃早在1861年便已制定。規劃中的四艘艦隻主要用於波羅的海地區的海岸防禦。薩克森號最初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以「B號鐵甲艦」(Panzerschiff B)為合同代號[註 2]訂購。來自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獲得了建造合同,自1875年開始架設龍骨,造艦編號為74。[3]由於該廠的造艦速度較獲得首份訂單的基爾帝國船廠要快得多,薩克森號於1877年7月21日便得以下水,從而出乎意料地成為了這一船級的命名艦。[8]至1878年10月20日,該艦正式建成入役,這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完全依靠發動機推進的大型鐵甲艦。[2][5]
服役歷史
入役後,薩克森號加入了德國艦隊,[2]主要的任務是針對法國和俄國進行海岸防禦——這兩個國家被認為是德國在歐陸戰爭中最有可能的敵人。[9]隨著1890年代初與俄國的緊張關係加劇,促使海軍司令部制定出更多具有攻擊性的應變策略。這為每年夏季的艦隊演習奠定了基礎,薩克森號也參加了這些演習。[10]1887年,它還出席了連接基爾和北海的威廉皇帝運河開鑿典禮。[11]
海軍上校棣德利自1889年開始擔任薩克森號艦長。作為出席考斯帆船周的組成部分,艦隻於同年參加了對樸茨茅斯的友好訪問。英國之旅過後,薩克森號又和艦隊餘部進行了每年一度的夏季演練。[12]1890年2月27日15:45,薩克森號於大霧天氣中在基爾外圍擱淺。擱淺使得船底凹陷,並撕裂了船身。儘管如此,艦隻於3月2日仍然得以在漲潮時鬆脫。之後的維修工作持續了兩周。[13]1891年,帝國海軍終止了在冬季讓艦隊停用的做法,而是讓前線部隊長期服役。艦隊也進行了重組,分為各由四艘艦編成的兩個總隊。薩克森號及其姊妹艦被分配至第一總隊,受海軍少將漢斯·馮·克斯特指揮。年度訓練巡航於4月展開,夏季艦隊演習則於8月中旬至9月中旬舉行。直至1894年,這項演習都是以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防禦行動為核心。[14]
自1896年起,薩克森號開始在基爾帝國船廠的旱塢接受全面的現代化改造。艦隻的整個推進系統,包括螺旋槳、鍋爐和蒸汽機都換裝了新設備。[15]單脹蒸汽機被可提供更高性能的複式蒸汽機所取代。[4]通過以鋼結構替代木材,薩克森號的重量得以減輕了300噸。四個煙囪被集成至單個大煙囪,並建造了一個受鎳鋼保護的新司令塔。[15]副砲系統也得到了改進:原87公釐箍砲被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所取代,並以四挺更新型號的機砲替換了原八挺37公釐機砲。[2]1897年5月1日,薩克森號重新入役進行海試,在此期間,艦隻的最高速度達到了13.6節(25.2公里每小時)。[15]
1901年9月4日,薩克森在隨艦隊餘部進行大規模訓練演習時不慎與通報艦守望號發生碰撞。守衛號被撞沉,但其船員得以安全撤離,兩艦均無人員傷亡。在當時的演習期間,守衛號試圖從薩克森號及其姊妹艦符騰堡號之間穿過。然而,守衛號的舵手卻誤判了距離,過於緊密地通過薩克森號前側。薩克森號立即試圖改變航向以避免夯撞通報艦,但兩艦還是發生了接觸。薩克森號的撞角在守衛號船身上撕開了一個大洞,以至於後者開始慢慢下沉。戰艦魏森堡號試圖將守衛號拖到淺水區,但守衛號內部的多個艙壁在水壓下崩塌,艦隻迅速沉沒。[16]
1902年,薩克森號撤出現役,被編入預備役總隊。它此後一直作為儲備艦被閒置,直至1910年2月19日從海軍序列中除籍。翌年,薩克森號在施萬森被用作艦隊的標靶廢船。隨著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薩克森號於1918年被售予哈廷根冶煉廠,後者於1919年在威廉港將該艦拆解報廢。[2]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