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薩奇卡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萨奇卡龙属
Remove ads

薩奇卡龍學名Sachicasaurus)是上龍科短頸龍亞科英語Brachaucheninae滅絕的一個,化石發現於安第斯哥倫比亞東部山脈昆迪博亞卡高原巴列姆階帕哈組英語Paja Formation模式種生命薩奇卡龍S. vitae)。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詞源

屬名Sachicasaurus取自化石發現地薩奇卡,而saurus在拉丁化希臘語中意為「蜥蜴」。種加詞vitae在拉丁語中意為「生命」,之所以選擇此名,是因為發現的化石激發了薩奇卡的生命。[1]

描述

Thumb
體型比較

薩奇卡龍是種大型上龍類,正模標本長約10公尺(33英尺)、重約17公噸(19短噸)。[1][2]正模標本MP111209-1於2013年發現,由一個接近完整的顱骨,及包括一條完整後肢與各類椎骨在內的顱後材料組成。鑑別特徵包括下頜骨聯合很短、下頜齒數目減少(17至18顆,而其它上龍為25至40顆)、牙齒細長及其它特徵。標本保存下來的部分為9.9公尺(32英尺)長(可能缺少尾部末端的椎骨),被解釋為一具亞成體。[1]它是最大最完整的上龍科標本之一。[3]

古環境

薩奇卡龍是帕哈組發現的四種上龍科之一,另外三種是阿科斯達龍[4]窄鼻龍[5]蒙基拉龍英語Monquirasaurus[6]薩奇卡龍還與薄板龍科的卡拉瓦亞龍萊瓦泳龍[7]海龜類的帕迪亞鏈龜英語Desmatochelys[8]桑當龜科的萊瓦龜英語Leyvachelys[9]及大眼魚龍科的穆伊斯卡魚龍鋒齒魚龍同期共存。[10][1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