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薩摩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薩摩藩
Remove ads

薩摩藩(日語:薩摩藩さつまはん Satsuma han */?),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為日本江戶時代屬地,位於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屬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括今日的鹿兒島縣全域(含琉球國奄美群島)與宮崎縣的西南部,是日本江戶時代僅次於加賀藩的第二大藩。

Thumb
鹿兒島藩 外様 77萬石
鹿兒島藩
外様
77萬石
鹿兒島藩(薩摩藩)的位置
Thumb
鹿兒島城(鶴丸城)是薩摩藩的藩廳、藩主島津氏的居城
Thumb
西鄉隆盛
Thumb
島津氏的家紋《丸十文字》
Thumb
舊薩摩藩邸蹟《京都市,同志社大學前》

德川幕府之前,這裡是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屬地。關原之戰之後成立薩摩藩。江戶時代,和幕府關係親近的大名藩屬在江戶(即現在的東京)附近,而關係越疏遠其屬地就離江戶越遠。薩摩藩位於日本四島的最西,與幕府的關係疏離大過親密。是故其青年武士階層推動革新,與其附近的長州藩的青年武士一起在和西方列強的接觸中發展壯大,被稱為強藩幕末時期,薩摩藩與長州藩等強藩組成薩長同盟,為倒幕聯盟的中心,主張廢除幕府,還政於天皇。在明治天皇掌握政權之後,日本內閣的大多數閣員均出身於長州藩和薩摩藩。

於此之前,1609年,薩摩藩派大將樺山久高入侵當時的琉球國,開始了日本對琉球的征服,為兩百多年之後日本正式將琉球改稱沖繩併入日本打下基礎。

Remove ads

概要

薩摩藩是俗稱,版籍奉還後的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藩廳為鹿兒島城(今鹿兒島市),藩主為島津氏。雖然是遠離德川幕府統治中心的外樣大名,包含琉球有高達90萬石的規模,是加賀藩後第二大的藩主。

薩摩藩在鎖國時代下的日本就開始與西方接觸,是日本西化的重要入口,明治維新時期的如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著名政治家輩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成為日本政壇主要政治家的出身地,形成特殊的藩閥政治,與長州藩成為日本政壇的強大勢力。

藩領

薩摩藩:

佐土原藩(支藩):

江戶幕府以來歷代大名

薩摩藩的大名,即藩主為島津氏(しまづし),明治維新以後,因藩改縣運動後被免除藩國領主地位,受封為「華族」,爵位公爵。

Thumb
島津忠恆家久
  1. 島津忠恆家久(いえひさ)〔從三位・薩摩守、中納言〕
  2. 島津光久(みつひさ)〔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將〕
  3. 島津綱貴(つなたか)〔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將〕
  4. 島津吉貴(よしたか)〔從四位下・薩摩守、左近衛中將〕
  5. 島津繼豐(つぐとよ)〔從四位上・大隅守、左近衛中將〕
  6. 島津宗信(むねのぶ)〔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將〕
  7. 島津重年(しげとし)〔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少將〕
  8. 島津重豪(しげひで)〔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將,宣布隱居後加封從三位〕
  9. 島津齊宣(なりのぶ)〔從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將〕
  10. 島津齊興(なりおき)〔正四位上・大隅守、參議,隱居後加封從三位〕
  11. 島津齊彬(なりあきら)〔正四位上・薩摩守、左近衛中將 死後追封從一位・權中納言〕
  12. 島津忠義(ただよし)〔從一位・大隅守〕

薩摩出身的日本近代名人

相關事項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