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薩曼莎·斯托瑟
澳大利亚女子网球运动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薩曼莎·簡·斯托瑟(英語:Samantha Jane Stosur,1984年3月30日—),曾為澳洲職業女子網球運動員,2011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她曾經在2006年與美國拍檔麗莎·雷蒙德登上女子網球聯合會雙打世界第一,在單打方面,最高排名為第5。 2009年為單打重大突破的一年,201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闖入生涯第一個大滿貫單打決賽[1]。2011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斯托瑟擊敗小威廉絲,獲得個人第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亦是澳洲相隔31年再次奪得大滿貫女單冠軍。[2]
![]() |
Remove ads
簡介
斯托瑟的父親是托尼(Tony),母親是黛娜(Diane),她還有二位哥哥多明尼克(Dominic)與丹尼爾(Daniel),當她6歲住在黃金海岸,她的家遭到洪水破壞,後來搬至阿德雷德,在那兒開始打網球,在8歲時收到球拍做為聖誕禮物,她的雙親在長時間的經營咖啡店,她的二位哥哥陪伴她一起打球,並且不斷地鼓勵雙親支持她進行網球課程。
14歲時到昆士蘭運動學院,16歲時加入澳洲運動協會網球計劃。
斯托瑟技術風格有典型的男性化痕跡。出色的上肢力量使其擊球上旋很重,尤其是發球和正手進攻往往帶有強烈的攻擊性上旋,使其的進攻頗具威脅。長期在雙打賽場上的征戰也使其網前能力異常突出。但是斯托瑟的技術弱點也十分明顯。首先,在對陣亞薩蓮卡,莎拉波娃等高大球手時強烈的上旋往往成為對手攻擊的對象,也導致其在對陣高大球手時往往負多勝少。其次,其反手位進攻雖然一直在進步,但相對於正手來講仍然是弱點。
Remove ads
職業網球生涯
1999年,斯托瑟開始參加ITF巡迴賽。2000年開始轉進WTA巡迴賽。2002年獲得4項ITF賽事冠軍。
2003年,澳網,斯托瑟在第三輪敗給第7種子達妮埃拉·漢圖霍娃。
2004年,參加黃金海岸巡迴賽晉級四強,但遭到日本女將杉山愛淘汰出局。斯托瑟此賽季中單打賽事皆早早出局,不過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巡迴賽雙打賽事,首次打進決賽。
斯托瑟在黃金海岸巡迴賽,首次打進決賽,不過敗給瑞士女將帕蒂·史妮德,隔周雪梨巡迴賽再度打進決賽,不過敗給同胞艾麗西亞·莫利克,另外在雪梨巡迴賽雙打賽事中,獲得首座WTA雙打冠軍。
澳網,斯托瑟與同胞斯科特·德雷珀合作參加混雙賽事,在決賽擊敗莉澤爾·許貝爾與凱文·烏利耶特組合,獲得大滿貫混雙冠軍。
7月,斯托瑟與美國雙打名將麗莎·雷蒙德合作,一共獲得7座雙打冠軍,美網、克林姆林宮杯、WTA年終賽,斯托瑟的雙打排名由46躍升至世界第2。
斯托瑟代表澳洲參加霍普曼盃,她戰勝所有單打比賽的選手,不過雙打卻落敗,未能替澳洲贏取冠軍。
澳網,斯托瑟首次晉級大滿貫單打第四輪,不過卻敗給復出網壇的前世界第一兼三屆冠軍瑪蒂娜·辛吉絲。另外在雙打方面,雖然斯托瑟麗莎·雷蒙德再次闖入決賽,不過卻敗給中國女將鄭潔與晏紫組合。
澳網後,斯托瑟與麗莎·雷蒙德,在接下來的雙打比賽,陸續奪得東京、孟斐斯、印地安泉、邁阿密、查爾斯頓、法網、WTA年終賽雙打賽事冠軍。
8月,斯托瑟參加紐哈芬巡迴賽,在四強連輸二盤搶七局而敗給前世界第一林賽·黛文波特。在馬德里舉辦的WTA年終賽的雙打賽,斯托瑟與麗莎·雷蒙德衛冕成功,年終她的單打排名為生涯新高第29,雙打排名則登上世界第一。
斯托瑟與麗莎·雷蒙德,成功衛冕東京、孟斐斯、印地安泉三個巡迴賽雙打賽事冠軍。他們又獲得柏林巡迴賽雙打冠軍。在單打方面,她在黃金海岸、東京、孟斐斯。在羅馬第二輪逃過二個賽末點,擊敗了前世界第一阿梅莉·茉莉絲摩,但在下一輪又再度敗給帕蒂·史妮德。
在法網後,斯托瑟出現了萊姆病的症狀,而被蜱叮咬所引起。影響到她單打方面的成績。法網以後的賽事,皆早早出局。
斯托瑟參加二項ITF巡迴賽,在羅馬,第二輪敗給前世界第一維納斯·威廉絲。在雙打她與麗莎·雷蒙德第二輪便出局。三個月後,法網,她們第三輪便被淘汰出局,單打方面,第二輪就遭到淘汰出局。
溫網,斯托瑟有了不小的收穫,雖然單打第二輪便遭到淘汰,不過在雙打方面卻打進女雙和混雙決賽,在雙打賽事她與麗莎·雷蒙德不敵莎蓮娜·威廉絲、維納斯·威廉絲姊妹組合,獲得女雙亞軍,不過在混雙,她與美國雙打名將鮑伯·布萊恩,在決賽中擊敗邁克·布萊恩和卡塔琳娜·斯雷博特尼克,奪得職業生涯第二座大滿貫混雙冠軍。
北京奧運會,斯托瑟在第二輪遭到莎蓮娜·威廉絲而淘汰出局,雙打方面,她與雷內·斯塔布斯代表澳洲參賽,不過在第二輪敗給西班牙組合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和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美網,單打,第一輪敗給前世界第一維納斯·威廉絲。女雙,她與麗莎·雷蒙德在決賽敗給卡拉·布雷克與莉澤爾·許貝爾組合獲得亞軍,混雙她與馬赫什·布帕蒂,但在第三輪就淘汰出局。
年終,斯托瑟的單打排名為52位,雙打排名為14位。
Remove ads
总结
视角
在布里斯本和雪梨巡迴賽,斯托瑟均在八強前出局。雙打方面,她與同胞雷內·斯塔布斯搭擋,不過在第一輪就出局。
澳網,單打方面,斯托瑟贏了前二輪,但在第三輪遭到俄羅斯女將耶蓮娜·德門提耶娃淘汰出局,雙打方面,她與同胞雷內·斯塔布斯搭擋,但第三輪遭到最終奪冠的威廉絲姊妹淘汰出局。
協會杯亞太組,斯托瑟與凱西·德拉夸、耶萊娜·多基奇幫助澳洲擊敗南韓、中國、泰國、中華台北,前進世界組。
杜拜巡迴賽,在第二輪敗給中國球鄭潔而出局,雙打則敗給世界第一組合卡拉·布雷克與莉澤爾·許貝爾。
印地安泉巡迴賽,單打與雙打均在八強前出局;邁阿密巡迴賽,單打方面,第四輪擊敗迪娜拉·沙芬娜而晉級,八強則敗給最終奪冠的維多利亞·亞薩蓮卡以6-1, 6-0橫掃出局,雙打也是八強出局。
在美國米爾杜拉,4月25、26日舉行的協會杯,斯托瑟則單打二戰全勝。
紅土賽季,羅馬巡迴賽,斯托瑟單雙打皆八強前出局;馬德里巡迴賽,單打八強前出局,雙打則與雷內·斯塔布斯在四強遭到卡拉·布雷克與莉澤爾·許貝爾組合淘汰出局。
法網,斯托瑟晉級八強前一路上擊敗弗蘭切斯卡·斯基亞沃內(第一輪:6-4, 6-2)、雅尼婭·維克梅耶爾(第二輪:6-3, 4-6, 6-4)、耶蓮娜·德門提耶娃(第三輪:6-3, 4-6, 6-1)、維吉妮·拉扎諾(第四輪:6-1, 6-2)生涯首度晉級大滿貫單打八強,八強以6-1, 6-3擊敗索拉娜·科斯蒂亞晉級四強,最後四強激鬥三盤敗給最終奪冠的斯維特拉娜·庫茲涅佐娃,不過單打成績已明顯提升,她的單打排名已上升到前20。
草地賽季,伊斯特本巡迴賽,八強前遭到卡露蓮·禾絲妮雅琪以1-6, 7-5, 1-6三盤淘汰出局,雙打則獲得亞軍。
溫網,第三輪則遭到安娜·伊凡諾維琪以7-5, 6-2淘汰出局。女雙方面,則與雷內·斯塔布斯再度打進決賽,但結果如同上屆一樣,威廉絲姊妹以7-64, 6-4所擊敗,混雙方面,斯托瑟和鮑伯-布萊恩也出征混雙爭取衛冕,但是在八強賽中輸給9號種子也是最後的冠軍安娜-蕾娜-格羅菲爾德和馬克-諾爾斯。

美網系列賽的史丹佛巡迴賽,斯托瑟在八強擊敗莎蓮娜·威廉絲,但在四強敗遭到法國球員瑪麗恩·巴托莉以6-3, 3-6, 6-1淘汰出局;卡森巡迴賽,斯托瑟在八強擊敗鄭潔,四強擊敗索拉娜·科斯蒂亞,打進職業生涯第4個單打決賽,但仍敗給義大利球員弗拉維婭·佩內塔;多倫多巡迴賽,八強敗給最終奪冠的耶蓮娜·德門提耶娃淘汰出局,雙打與雷內·斯塔布斯晉級決賽,但只獲得亞軍。
美網,第二輪敗給地主球員金久慈,雙打則在四強敗給卡拉·布雷克與莉澤爾·許貝爾,美網後斯托瑟的單打世界排名上升到13。
泛太平洋公開賽與北京巡迴賽,斯托瑟均在八強前出局。大阪巡迴賽,四強擊敗美網亞軍卡露蓮·禾絲妮雅琪,決賽則擊敗弗蘭切斯卡·夏鳳,奪得職業生涯第1座WTA單打冠軍。
在印尼峇里島的年終賽,斯托瑟在單打循環賽中出局,WTA年終賽則在四強敗給卡拉·布雷克與莉澤爾·許貝爾而淘汰出局。
Remove ads
澳網,斯托瑟第一輪與中國球員韓馨蘊打足三盤而驚險晉級,不過第二、三輪皆以直落二盤擊敗對手,但在第四輪遭到衛冕冠軍莎蓮娜·威廉絲以6-4, 6-2橫掃出局。
法網,斯托瑟接連擊敗奪冠大熱門,首先在第四輪以2-6, 6-1, 6-4逆轉擊敗賈斯汀·艾寧,接著在八強以6-2, 6-7, 8-6驚險擊敗莎蓮娜威廉絲,在四強以6-1, 6-2強勢橫掃耶萊娜·揚科維奇,首次闖入大滿貫單打決賽,是繼1980年以來首位闖進大滿貫女單決賽的澳洲女子球員,結果決賽以4-6, 62-7不敵義大利女將弗蘭切斯卡·夏鳳而屈居亞軍。
溫網,斯托瑟首戰出局,第一輪以4-6, 4-6直落二盤敗給卡婭·卡內皮。
美網,斯托瑟第四輪與耶蓮娜·德門提耶娃激戰三盤,決勝盤原本以3-5落後面臨淘汰邊緣的賽末發球局,不過她化解4記賽末點,連拿對手3局,以6-5擁有賽末發球局,但錯失1記賽末點而遭到對手破發,最後進入搶七決勝局,以7-2取得勝利,首次闖進美網八強,最後八強戰中,以4-6, 7-5, 3-6敗給上屆冠軍金·克萊斯特爾斯。
大滿貫
年度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11 | 美國公開賽 | 硬地 | 沙蓮娜·威廉絲 | ![]() |
6–2、6–3 |
年度 | 賽事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2010 | 法國公開賽 | 红土 | 斯基亚沃内 | ![]() |
6–4、7–62 |
主要比賽成績
2009大阪女網賽決賽擊敗Schiavone7-5 6-1 拿下生涯首個單打冠軍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