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萬全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萬全縣,中國舊名,轄區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主城區,即橋西區萬全區

歷史沿革

明代,為宣府鎮下的萬全右衛。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設宣化府,同年置萬全縣,隸之[1]。萬全縣以萬全右衛附近所屬地域及張家口堡、膳房堡、新開口、新河口、洗馬林五堡合置,縣治萬全城,下轄5堡、4、118個行政村。縣境東北至東窯子、接龍門縣界(今崇禮縣境),東南至今關王廟、前屯、汛,接宣化縣予堡墩、寧遠站界,西至今平虜西台、接山西省天鎮縣界,西北至今鎮河台、接張北縣界,西南至今陽門堡、接懷安縣柴溝堡界,南至今馬連堡、接懷安縣左衛界,北到今神威台、接張北縣界。東西約65公里,南北約35公里[2]。設二營:萬全、張家口。有副將光緒七年(1881年),移多倫廳,惟有都司駐。萬全縣考評:衝,繁,難[1]

民國初年,宣化府廢,萬全縣屬直隸省口北道。1914年6月,北洋政府察哈爾特別區察哈爾都統公署僑治於萬全縣張家口。同月,萬全縣縣治移至張家口堡子里[2]。1928年9、10月間,察哈爾特別區改為察哈爾省[3]:15,萬全縣正式改屬察哈爾省[3]:164。察哈爾省以萬全縣為首縣,以萬全縣所轄張家口為省會。1931年,萬全縣下轄6、105、45個鄉級鎮、170個行政村。1933年,縣境東至東窯子,以東高山為界志與龍關縣接壤,東南至十三里與宣化接壤,西至平虜台接山西天鎮縣界,南至頭百戶、西南至水濠窪村與懷安縣接壤,北到野狐嶺,西北至鎮河台毗鄰張北縣界。東西約50公里,南北約40公里[2]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萬全縣及張家口淪陷。1939年,偽政權設立張家口特別市[3]:14—15,萬全縣縣治遷回萬全城。原轄第六區(今張家口市區)及第二區所屬之四傑屯、沈家莊、前屯堡、王家寨、東窯村劃歸張家口特別市。萬全縣下轄2鎮(萬全鎮、洗馬林鎮)、5區(一區萬全城,二區孔家莊、三區安家堡、四區洗馬林、五區膳房堡)。1941年4月,萬全縣併入懷安縣,稱萬安縣[2]

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中共政權占據張家口,仍設張家口市。同時,恢復萬安縣建制,以洋河為萬全縣和懷安縣界[2]。後,國軍傅作義部占據張家口[3]:15。1946年12月,國民政府重新占領萬安縣後,設立萬安縣政府,治所在萬全城[2]。1947年6月,國民政府核准設置張家口市,為察哈爾省省會。中華民國內政部編撰於1947年的相關資料中,萬全縣人口20多萬[a]。縣等級為二。縣治在張家口。轄區面積為3525.12平方公里(存疑[b]),占本省面積1.22%[4]:163—16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萬全縣等改歸河北省,屬張家口專區。1958年,併入懷安縣。1961年底,恢復。後屬張家口地區張家口市。1983年7月1日,縣治由萬全城遷至孔家莊。2016年1月,撤縣設區,改設萬全區。政府駐地、轄區不變[2]

Remove ads

備註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