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璘(14世紀—15世紀),德文南直隸揚州府高郵州[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董璘年輕時已銳志學問,晚上讀書分神疲倦總會用水洗面後繼續,以才學聞名,永樂十五年(1417年)中應天鄉試舉人第二名,十六年(1418年)會試第一名,聯捷進士[2],獲授庶吉士,十九年(1421年)陞為翰林院編修[3],不久因母親年老乞求歸養,在家鄉母親患病想吃鰣魚,但其時已過季節不能捕獲,他就到鎮江向上天祈禱,命漁夫舉網,忽然捕得二條鰣魚,鄉人都覺得驚異,認為是孝感動天。

母親逝世服喪完畢後,董璘回京補任翰林院修撰,協修《宣宗實錄》,獲賜白金和絲綢,主持浙江鄉試、兩次分考會試都稱得人,後來憤慨太常寺禮樂官不應給非正徒出身者任職,遭宦官王振怨恨,在他給學士劉球上疏辯解時貶斥他回鄉。他回鄉養育母親十八年以孝順聞名,仕翰林院三十年只遷轉一次官職,晚年因閹禍回鄉,在家去世,著有《玉堂清餘集》,孫董承芳以歲貢擔任崇德訓導[1]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