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蒂埃塔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蒂埃塔龍(屬名:Tietasaura,意為「蒂埃塔的蜥蜴」)是薄板類鳥腳亞目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來自巴西早白堊世馬爾菲姆組。該屬包括單一物種德氏蒂埃塔龍(T. derbyiana),所知於一個不完整的股骨。蒂埃塔龍因作為巴西命名的首種鳥臀目恐龍而具有重要意義。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蒂埃塔龍正模標本NHM-PV R.3424是1906年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1859至1906年組織的一系列南美考察活動期間發現的。1860及1907年的出版物中描述了考察中發現的部分化石。[1][2]這一特殊野外考察是沿巴西巴伊亞州薩爾瓦多巴伊亞-聖弗朗西斯科鐵路附近的一處海灘進行的,此地隸屬Recôncavo盆地的馬爾菲姆組。標本由左股骨遠端組成,是南美最早發現的恐龍遺骸之一。儘管現已確認該骨骼屬於恐龍,但在早期檢視下,其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中被標名為屬於「下伏鱷未定種」(一種森林鱷科的鱷型類),[3]在博物館數字藏品中則誤列為哈氏肌鱷(一種大頭鱷科的鱷型類)標本。[4]
2024年,班德拉等人據此化石遺骸描述了薄板類鳥腳亞目新屬新種德氏蒂埃塔龍(Tietasaura derbyiana)。屬名組合巴西小說《衣錦還鄉》主角名「蒂埃塔」(Tieta)及希臘語單詞「sauros」的陰性形式「saura」。而「蒂埃塔」也是葡萄牙語人名「安東妮塔」 (Antonieta)的暱稱,意思是「無價的」。描述作者選擇此名以顯示該標本作為巴西首個被命名的鳥臀目所具有的價值。種名表彰地質學家奧維爾·德比對巴西古生物研究的貢獻。[3]
Remove ads
分類
在系統發育分析中,班德拉等人(2024年)將該屬作為南方棱齒龍的姐妹群而恢復為薄板類鳥腳亞目成員。結果如以下分支圖所示:[3]
盾齒類 Clypeodonta |
|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