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蒲牢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蒲牢龍屬(學名:Pulaosaurus,意為「蒲牢蜥蜴」)是新鳥臀類恐龍已滅絕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中國河北省中侏羅世(卡洛夫期至牛津期)的髫髻山組。屬下包括單一物種青龍蒲牢龍(Pulaosaurus qinglong),正模標本是一副關節連接且帶有顱骨和軟組織印痕的近完整骨骼。該屬是少數有喉部化石保存下來的非鳥恐龍之一,據此推測其能夠發出鳥類般的鳴叫。蒲牢龍是燕遼生物群首個獲正式命名的新鳥臀類,此前同時期其它層位中早已出土過該類群成員的化石[1]。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蒲牢龍正模標本IVPP V30936是一具長72.2公分(2英尺4.4英寸)、接近完整的未成熟標本,由顱骨和近乎完整的顱後骨骼組成。其中某些骨骼在恐龍化石中較為罕見,包括舌骨、骨化喉部及腸內容物[1]。
此標本於2025年被描述為鳥臀目恐龍新屬新種青龍蒲牢龍。屬名取自中國神話中叫聲響亮的神獸蒲牢,喑指蒲牢龍或可發出類似鳥鳴的聲音;種名則取自化石發現地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1]。
古生物學

正模標本保存了一塊骨化的喉部,這是第二次在鳥臀目標本中發現該化石,第一次則是在甲龍類的繪龍身上發現[2]。與後者一樣,該化石表明蒲牢龍可能會發出鳥類似的鳴叫。正模標本還保存了腸道內容物,與甲龍類敏迷龍化石中發現的類似,被認為可能是植物種子[1]。
分類
楊研等人(2025年)進行兩項系統發育分析以確認蒲牢龍的譜系關係。第一項使用韓鳳祿等人(2018年)的數據集,第二項則使用豐塞卡等人(2024年)的數據集,前者主要圍繞原始鳥臀類演化關係,後者則研究了鳥臀目的整體演化關係[3][4]。分析將蒲牢龍恢復為最原始的新鳥臀類,蒲牢龍之後則是靈龍。但在隱含重量K=12的情況下,靈龍被恢復為最原始的新鳥臀類,蒲牢龍則在下一條分支充當三峽龍的姐妹群。由分析結果改編成的分支圖如下[1]:
新鳥臀類 |
| ||||||||||||||||||||||||||||||||||||||||||||||||||||||
Neornithischia |
古環境
蒲牢龍化石發現於距今1.59億年左右[5]中侏羅世至晚侏羅世(卡洛夫期至牛津期)的髫髻山組[6]。該地層還發現了擅攀鳥龍科的奇翼龍、耀龍和擅攀鳥龍。髫髻山組環境是一片以本內蘇鐵目、銀杏、松柏門和薄囊蕨類為主導的森林,這些森林環繞著籠罩在活火山陰影之下的大型湖泊,火山灰則是該地層所產化石大多保存完好的前提。從植物類群來看,髫髻山組環境溫暖潮濕,應為亞熱帶至溫帶氣候[7]。該地層發現的其它動物包括無尾目的天義初螈、翼龍目的潘氏長城翼龍、木頭凳呂氏翼龍與郭氏青龍翼龍、孔子天宇龍、赫氏近鳥龍、巨嵴彩虹龍、短羽始中國羽龍等恐龍及會滑翔[8]的早期哺乳形類詹氏木賊獸[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