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元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元農(1922年11月—1992年7月4日),原名蔡振萬,曾化名李文宣,男,湖北潛江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蔡元農, 個人資料 ...

生平

蔡元農是湖北省潛江縣(今潛江市)楊市蔡湖村人,少時在潛江縣立完全小學讀書。1937年春,考入湖北省第四區簡易師範學校(又稱荊州簡師)。1938年春節期間,參與發動和組織驅趕主持學校工作、阻撓學生進行抗日活動的教導主任王家福的活動。在繼任教導主任(中共黨員)田綏祥引導下接受共產主義。1938年10月,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9年1月6日,在張國棟傅君哲(夫妻,分別為音樂、理化老師)介紹下,蔡元農加入中國共產黨[1]。1940年,擔任師範班黨支部書記,並被選為學生自治會副總幹事長[2]

1941年,被調任中共公安縣委宣傳部長。8月,以安鄉縣永成鄉中心小學教導主任李文宣的公開身份擔任中共安鄉縣委書記。1942年,任中共安鄉縣委書記,代管常德、南縣邊界的支部。1943年1月,他與妻子余鳴華被派往湖南常德陽城鄉國民學校教書,開始籌備組建新四軍江南游擊隊。之後,他被派往石(首)公(安)華(容)縣任行政特派員,與江南挺進支隊抵達華容桃花山。1943年6月6日,他率部參加潛江熊口之戰,殲滅汪偽十師第二旅朱炳坤[2]。同年湘鄂邊特委派遣特委負責人之一、中共公安縣委書記張澤生石首,開闢石公華敵後抗日根據地。同年9月1日,中共石公華縣委在潛江熊口成立,張澤生任書記,李凌雲任副書記兼組織部長,蔡元農任宣傳部長[3][4]

1944年3月,被中共襄河地委調往荊潛縣任民運部長。1945年7月,中共荊潛縣委派出工作組,組成荊潛農民救國會,蔡元農擔任主席[5]。1945年10月,任中共襄南地委民運科長兼宣傳科長,負責徵兵工作。1946年1月,率武工隊重返潛江,將潛南、潛西武工隊合編為潛西武工隊[6]。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參加中原突圍,被調回荊潛縣任縣委委員、副縣長。1946年7月,到京(山)鍾(祥)中心縣委工作。到達京山時,中共江漢區黨委要他轉移到蘇北。在抵達沙市後,得知國軍正向蘇皖解放區進攻,因無法轉移,抵達襄陽二中擔任音樂、美術教員。不久,被調入襄南報社工作,後又被調到襄南軍政幹部學校任政治教育處主任,並主持全面工作。1948年11月,任沔陽軍分區政治部宣傳科長[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6月任中央軍委情報部組教科長、政治處主任。1957年6月進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59年任解放軍政治學院教員。1955年,榮獲三級解放勳章。1960年,被授予上校軍階。1964年5月任南京外國語文學院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教研室主任,後升任政治部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審查批鬥,被關押在南京、北京等地。1970年,獲得平反,調任江蘇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6月,擔任基建工程兵政治部宣傳部長,之後升任政治部副主任。1981年9月至1983年11月,擔任基建工程兵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8]。1988年,榮獲解放軍功勳榮譽章。1992年7月4日在北京病逝[9]。遵循遺願,潛江市人民政府將其骨灰運回潛江,撒入東荊河[2]

Remove ads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