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博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蔡博藝(1992年6月12日—),生於甘肅省蘭州市,曾在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就讀的中國大陸學生。2011年,中華民國政府開放中國大陸學生前來台灣就學,蔡博藝是首批陸生之一,在臺灣積極參與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包括太陽花學運),並出版《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後於2019年參加獨派導演傅榆拍攝《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紀錄片。
簡介
蔡博藝出生於中國甘肅省蘭州市,11歲隨家人遷至浙江省湖州市,曾經就讀湖州中學。[1]父母均為大學教師,為家中獨生女。2010年曾跟隨旅行團來台灣觀光,自此深深地愛上台灣的風土人情[3]。
2010年8月19日,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2條、《大學法》、《專科學校法》等三部與中國大陸學生在台灣學校就讀的相關法律修正案。2011年,首屆陸生來台就學。
蔡博藝於2011年來台灣淡江大學日文系就讀,成為首屆中國大陸學生的一員。
蔡博藝於2012年11月出版她關於台灣求學期間的見聞和感悟的書《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第一屆陸生來臺求學記事》,此書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均有上市[2]。台灣版由聯經出版發行。
2014年,蔡博藝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引發眾多爭議[4]。2014年9月15日,淡江大學學生會公告,解散負責辦理學生會會長選舉的「淡江大學中央選舉委員會」,暫停學生會會長選舉。
相關事件
淡江大學將於2014年9月中旬選出新任學生會會長、副會長,有兩組(每組三人)參與競選,蔡博藝亦報名登記,在淡江大學校方公布的選舉公報中,首次以國旗方式標註參選人國籍。這導致這場淡江大學的校內選舉在台灣社會引發熱議,並逐漸演變成一場政治討論。[1]
2014年9月15日,淡江大學學生會公告,解散負責辦理學生會會長選舉的「淡江大學中央選舉委員會」,暫停學生會會長選舉。2014年9月17日,淡江大學校方與學生會正副候選人開會商討後續事宜;同日,蔡博藝競選團隊發布聲明,稱基於將衝擊減到最低的原則,並不需要以解散中選會的方式犧牲此次學生會長補選,中選會主席陳彥甫必須為其認知錯誤下台負責,但選舉委員仍可繼續執行選舉業務[5]。
在2013年至2018年,蔡博藝曾經作為傅榆拍攝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拍攝對象,該片獲得了2018年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獎。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