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薔薇輝石

單鏈矽酸鹽礦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薔薇輝石
Remove ads

薔薇輝石(英語:Rhodonite),又稱玫瑰石[註 1],是一種含鏈矽酸鹽礦物以及準輝石族的成員,以三斜晶系結晶。它通常以可解理的形式出現,呈現玫瑰紅色(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ῥόδοςrhodos,玫瑰色),由於表面氧化,因此往往趨近於褐色。

快速預覽 薔薇輝石, 基本資料 ...

薔薇輝石的晶體通常有厚板狀習性,但很少見。它有一個完美的稜柱形解理,幾乎成直角。硬度為5.5-6.5,和比重3.4-3.7;光澤為玻璃光澤,在解理面上不太常見。通常部分被、有時是取代,這些鋅有時可能大量存在;一種含有高達20%氧化鈣的灰棕色品種被稱為鈣薔薇輝石; 鋅薔薇輝石是一種含鋅品種,含有氧化鋅7%。

薔薇輝石是麻薩諸塞州的官方寶石[6]

Thumb
與黑色氧化錳形成鮮明對比的粉紅色薔薇輝石有時被用作寶石材料,如內華達州洪堡縣的這個標本中所見。
Remove ads

晶體結構

薔薇輝石的鏈矽酸鹽結構有五個二氧化矽四面體的重複單元。稀有的多型體三斜錳輝石是在不同的壓力與溫度條件下形成,化學成分相同,但有七個四面體的重複單元。

薔薇輝石族礦物

2019年經過晶體結構的分析,過去被稱為薔薇輝石的礦物又可以再細分以下幾種,並建立「薔薇輝石族礦物」。[1][3]

  • 狹義的薔薇輝石 (Rhodonite、CaMn2+3Mn2+(Si5O15))
  • Vittinkiite[註 2](Vittinkiite、MnMn3Mn(Si5O15))[7]
  • 鐵薔薇輝石(Ferrorhodonite、CaMn3Fe(Si5O15))[8]

另見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