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藍閃石

角閃石類, 雙鏈矽酸鹽礦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蓝闪石
Remove ads

藍閃石(英語:Glaucophane)是一種雙鏈矽酸鹽礦物,屬於角閃石族的單斜角閃石亞族,化學式Na2(Mg3Al2)Si8O22(OH)2,屬單斜晶系。硬度6~6.5,比重3.1~3.2[3]

快速預覽 藍閃石, 基本資料 ...
Remove ads

名稱

藍閃石的名稱來自該礦物經典的藍色,其英文名稱來自希臘文「γλαυκός(glaukos)」(意為「天藍色」)和「φαίνεσθαι(phainestai)」(意為「出現」)[3],以該礦物作為主要成分的變質岩「藍片岩」也因為其顏色而得名。

形態

藍閃石的晶體非常少見,一般為柱狀或成聚片雙晶。集合體一般呈放射狀、纖維狀。

常見灰藍色、深藍色至藍黑色。

產狀

藍閃石和硬柱石均爲藍色在藍片岩變質相中常見。 藍閃石通常形成於輝長岩玄武岩成分的藍片岩變質岩或雲母片岩中,是它們的特徵礦物。這些變質岩相富含鈉,屬低溫-高壓變質產物,例如沿俯衝帶發生的變質作用 [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