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虎大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虎大威(?—1642年),明朝末年將領。
生平
虎大威原本是塞外投降明朝的蒙古人,家住在榆林(今陝西榆林),他勇敢且精通用兵策略,從軍後屢立戰功,逐漸升任山西參將。崇禎三年(1630年)冬天,他跟隨總兵尤世祿在河曲縣進攻王嘉胤變民軍,奮力作戰,負傷。崇禎五年(1632年),跟隨總督張宗衡在臨川、潞安府(今山西長治市)、陽城、沁水清剿變民軍,接連取得勝利。第二年,跟隨巡撫許鼎臣在介休縣進攻變民軍,殲滅變民軍首領九條龍。當時變民軍離開山西,逃到輝、林、武陟的山中據守,部眾約有兩萬多人。許鼎臣命令曹文詔從黎城進山,虎大威、猛如虎等將領從皋落山進山,變民軍多次戰敗。不久,朝廷調虎大威駐守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崇禎七年(1634年),巡撫吳甡到任後,考察眾將,認為只有虎大威、猛如虎沉著堅毅,可委以重任,於是對二人加以重用。這年冬天,二人在黃河岸邊扼守,防禦變民軍渡河。高加計占據岢嵐,四處劫掠。第二年三月,虎大威、猛如虎追擊高加計至忻州、代州(今山西代縣)的山中。高加計在馬上揮舞三十斤重的長棍衝鋒陷陣,虎大威將他射死,追擊斬殺其部眾五百人,殘餘黨羽被全部平定。吳甡推薦二人忠誠勇敢,虎大威因此升任副總兵。這年冬天,因扼守黃河的功勞,他被加授署都督僉事銜。
Remove ads
崇禎九年(1636年)八月,京畿地區受到清軍進攻,虎大威率領軍隊入京救援。第二年春天,朝廷命他前往陝西援助清剿變民軍,他於是接替王忠擔任山西總兵官。虎大威上疏說,眾將清剿變民軍,不應追求斬殺零散敵兵的數量,不應貪圖俘獲俘虜,不應受地域限制。崇禎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崇禎十一年(1638年),朝廷下詔命兵部甄別眾大將,虎大威因稱職而被提升官階。這年冬天,京城戒嚴,朝廷命總督盧象升統領虎大威及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入京護衛。不久,虎大威跟隨盧象升轉戰至鉅鹿(今河北鉅鹿)賈莊,被清軍重重包圍,盧象升戰死,虎大威等人突圍而出。督師劉宇亮、總督孫傳庭都上奏說虎大威、楊國柱勇敢,親自沖入重圍,與其他將領不同,請求朝廷讓他們戴罪立功。虎大威也上奏章請罪。崇禎帝沒有同意他們的請求,最終解除了虎大威的職務,不久後又命他從軍清剿變民軍。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包圍開封。總督楊文岳派遣虎大威及副將張德昌率先率領五千人渡過黃河。恰逢變民軍已解除包圍離去,虎大威便在偃師與河南巡撫李仙風會合,因兵力不足,未敢貿然進攻變民軍。等到楊文岳的大軍抵達後,才與變民軍在鳴皋交戰,大敗變民軍;隨後又與監軍道任棟在平峪擊敗變民軍。七月,李自成與張獻忠、羅汝才聯合進攻鄧州,虎大威跟隨楊文岳擊敗了他們,斬殺變民軍一千多人。陝西總督傅宗龍率軍出關討伐變民軍,楊文岳、虎大威率軍與他會合。九月,大軍進駐新蔡,抵達孟家莊。即將交戰時,陝西將領賀人龍的軍隊率先潰敗,虎大威的軍隊也隨之潰敗,於是退守沈丘。變民軍接連攻陷河南的鄧州、許州,再次包圍開封。虎大威跟隨楊文岳前往救援,變民軍才撤軍離去。第二年二月,大軍進駐郾城。督師丁啟睿、總兵左良玉正與變民軍激戰,楊文岳率領虎大威及馮大棟、張鵬翼等人聯合進攻,變民軍大敗。雙方相持十一個晝夜,明軍俘獲、斬殺變民軍數千人。變民軍於是向東攻陷陳州、歸德,不久後再次包圍開封。七月初一,丁啟睿、楊文岳、虎大威以及左良玉、楊德政、方國安的軍隊全部會師。丁啟睿主張迅速進攻,左良玉不同意,率先撤軍。虎大威等各路軍隊也隨之撤走。崇禎帝大怒,立即下令處死楊德政,罷黜並斥責丁啟睿等人。當時虎大威退守汝寧,出兵進攻變民軍的營寨,中炮戰死,朝廷才免去對他的治罪。[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