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洛基第三集
史泰龙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洛基第三集》(英語:Rocky III,新加坡譯《再展雄風石敢當》,中國大陸譯《洛奇3》,香港譯《虎威》)是1982年上映的美國運動劇情片,由席維斯·史特龍編劇、執導、主演[2],為1979年電影《洛基續集》的續集,洛基系列電影第三部。演出陣容還包括塔利亞·夏勒、伯特·揚、卡爾·韋瑟斯及布吉斯·梅迪斯。在電影中,洛基·巴波亞將與新挑戰者卡伯爾·朗(T先生扮演)進行一場艱苦的比賽。
影片的開發工作在前作上映後不久展開,席維斯·史特龍特地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鍊。就在原版人馬很快就確認悉數回歸的時候,卡伯爾·朗一角的演員人選懸而不決,其中拳擊手喬·弗雷澤和厄爾尼·薩維爾斯有意出演。最終贏得「美國最佳保鏢」稱號的T先生於1981年成為該角色演員,而本片是他在銀幕的處女秀。影片也是聯美1981年與米高梅兼併後首部共同發行的電影。
影片於1982年5月28日由米高梅/聯美在美國劇院發行,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其中動作戲及音樂獲得褒揚、劇本受到批評,許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沒必要拍。影片最終在全球拿下2.7億美元的票房,成功超越前作,成為系列當時最高的平票房,也是1982年票房榜第四高的電影。主題曲《虎眼》成為金曲,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提名。續集《洛基第四集:天下無敵》於1985年上映。
Remove ads
劇情
1981年,從阿波羅·克里德手中贏下世界重量級冠軍的五年後,洛基·巴波亞連續10次衛冕冠軍頭銜。名氣及財富與日俱增之下,洛基與世界摔角重量級冠軍雷唇打了一場慈善賽。洛基的經紀人米奇·古米爾看到年輕且強大的競爭者詹姆士·「卡伯爾」·朗不斷崛起,有點憂心。
洛基來到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台階處為自己的雕像揭幕,宣布就此退役,卻遭到頭號競爭者朗的挑戰。朗故意說洛基接受低級挑戰者的挑戰,甚至還對洛基的妻子阿德麗安說了一些性暗示的話,洛基憤怒之下接受了朗的挑戰。然而米奇一開始不想參與其中,後來在洛基的施壓下,米奇承認自己特地為洛基的冠軍捍衛戰選了一些對手,避免他在再度遭受與克里德重賽時那樣的打擊。他建議洛基不要和朗比賽,因為朗年輕氣盛,而且最重要的,「很饑渴」,相比之下洛基已經「文明化」,不太可能有和朗這種水平的拳手比賽的精力和力量。洛基對自己以往的比賽都經過精心安排感到失望,堅持要米奇安排他和朗比賽,以此作為自己的退役賽。洛基改變之前向米奇做過的「住在健身房」承諾,選擇在人頭攢動的酒店宴會廳公開訓練,鍛鍊自己的注意力。相反,朗則以無情的決心及精力獨自訓練。
1981年8月15日,朗和洛基在費城光譜體育場會面。米奇被朗猛地推倒在地,導致心臟病發,後台一片混亂。洛基心煩意亂,打算取消比賽,但米奇在化妝間接受醫治時鼓勵她繼續。洛基對米奇很是憤怒,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無法全心投入到比賽中。比賽伊始,洛基多次向朗使出重拳,打算把他打倒在地,趁早接受比賽,但朗及時恢復過來,扭轉了局面,在第二輪中用一記強力左勾拳打倒在地,贏得了世界重量級冠軍。賽後,洛基跟彌留之際的米奇說比賽在第二輪就結束了,但沒有說出勝利者是朗。米奇對洛基說出「我愛你,孩子」,之後便咽了氣。陷入嚴重抑鬱症的洛基為米奇的死哀悼。
獨自一人路過米奇已經關門的健身房時,洛基碰到了老對手克里德,原來克里德以客座分析師的身份看了那場比賽。克里德提出給洛基當教練,條件是未來要還他一個人情,洛基同意了。之後克里德帶洛基去洛杉磯的硬漢健身室(Tough Gym),那時克里德以前鍛鍊的地方。然而洛基經常想到朗的事情,加上米奇不在他旁邊,無法靜下心來訓練。幸好在阿德麗安的幫助下,洛基走出米奇去世的陰霾。克里德和他的經紀人托尼·「公爵」·埃弗斯將洛基散漫的打鬥風格融入到克里德標誌性的步法、技巧和速度中,把他鍛造成全新的拳擊手。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洛基來到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進行重賽。克里德把自己第一次跟洛基比賽時穿的美國國旗褲借給了洛基。比賽一開始,洛基從角落處向朗發起衝刺,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技巧及衝刺技法狂毆了朗,最終在第一回合中完全占了上風,讓朗在鐘聲響起時徹底點燃憤怒情緒。到了第二回合,朗重奪上風,洛基隨之改用完全不同的策略,故意用邊繩借力打了朗,結果被對方擊倒兩次,這種策略讓克里德無法理解,而朗也嘲諷洛基不可能打敗他。第三回合,習慣將前幾輪的淘汰化作獲勝機會的朗失去耐心,瘋狂攻擊嘲諷他的洛基,最終逐漸消耗光精力。趁著朗焦躁、脆弱不堪,洛基用一連串沖拳反擊,最終殘酷地擊倒對方,奪回世界重量級冠軍。
比賽結束後,洛基滿足了克里德早前提出的條件——在全能米奇健身房(Mighty Mick's Gym)私底下和他進行第三場比賽。影片未展現結果,直到2015年電影《金牌拳手》,洛基才透露克里德贏得了比賽。結尾處,兩位拳手同時揮出第一拳的畫面被定格為油畫,顯示出兩位能力旗鼓相當的對手以朋友的身份進行比賽,而不是對手。
Remove ads
陣容
- 席維斯·史特龍 飾 羅伯特·「洛基」·巴波亞,外號「義大利種馬」,衛冕世界重量級冠軍,後來被朗擊敗,在公眾的要求下進行重賽。後來洛基的經紀人米奇因心臟病發去世,昔日對手阿波羅·克里德成為了他的教練,幫助他成功戰勝卡伯爾·朗。
- 塔利亞·夏勒 飾 阿德麗安·巴波亞,洛基的妻子,一直支持洛基打拳賽。
- 伯特·揚 飾 保利·佩尼諾,洛基的朋友、小舅子。
- 卡爾·韋瑟斯 飾 阿波羅·克里德,前任世界重量級冠軍,曾是洛基的勁敵,米奇死後擔任洛基的教練,期間結為好友。
- 布吉斯·梅迪斯 飾 麥可·「米奇」·古米爾,洛基的經紀人、教練、1920年代的世界雛量級冠軍、健身房老闆,因心臟病發意外去世。洛基第一次挑戰克里德的時候就在他的健身房鍛鍊。
- 托尼·波頓 飾 托尼·「公爵」·埃弗斯,克里德的經紀人、教練,父親一般的存在。本片中幫助克里德訓練洛基。
- T先生 飾 詹姆士·「卡伯爾」·朗,實力比洛基弱的挑戰者,在米奇意外去世的情況下拿走洛基的冠軍,但不被大眾所承認,要求重賽。朗自幼是孤兒,童年大部分時間在芝加哥南部的街頭流浪,還待過孤兒院和少管所。長大後,卡伯爾因一項重罪及襲擊罪名被監禁五年。服刑期間,他發現了自己有成為拳擊手的天賦,從此踏上拳擊擂台。
- 伊那·弗里德,小洛基·巴波亞,洛基和阿德麗安的獨子。
- 霍克·霍肯 飾 雷唇(Thunderlips),現任世界摔角冠軍,曾在一場慈善賽上對陣洛基。
友情客串方面,比爾·鮑德溫(Bill Baldwin)和斯圖·南漢在洛基對陣朗的兩場比賽中回歸擔任解說員。已退役的擂台報幕員吉米·藍儂在朗第一場比賽中擔任擂台報幕員。馬蒂·迪金(Marty Denkin)擔任裁判。盧·菲利波在朗第二場比賽中三度擔任裁判。丹尼斯·詹姆士(《猜價格》)和吉姆·希利擔任洛基對雷唇之戰的解說員,勒羅伊·尼曼擔任擂台報幕員。吉米·希爾扮演電視報幕員。當時還寂寂無名的摩根·費里曼曾為朗教練一角試鏡,但沒有成功。席維斯·史特龍客串《大青蛙布偶秀》的畫面出現在片頭中,其中由吉姆·亨森配音的大青蛙科米宣布本集嘉賓是洛基,而不是席維斯·史特龍。
Remove ads
製作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0年7月1日) |
對於卡伯爾·朗這個角色,劇組當時考慮到兩個世界重量級冠軍拳手,一位是喬·弗雷澤,一位是厄爾尼·薩維爾斯,兩者的身高和席維斯·史特龍相若,都有著席維斯·史特龍想要的強壯體格。然而選角導演隆達·揚(Rhonda Young)發現弗雷澤有口吃的問題,薩維爾斯說話的音調有點高,不符合角色的兇猛氣勢,所以沒有用兩個人。之後隆達四處尋找角色,甚至進監獄尋找合適的黑人反派,都沒有找到,最終把目光定格在偶然發現的NBC電視節目《美國最佳保鏢》中,被冠軍T先生的體格及魅力深深吸引。她隨即打電話給節目製片人丹·奧爾邁耶(Dan Ohlmeyer),問「那個留著莫霍克髮型的男子」的事,結果證明T先生不僅十分合適,而且在第一次試鏡時儘可能把表演正確傳達出去,務求獲得自己的第一個角色[3]。
在拍攝準備階段,席維斯·史特龍將體脂肪率減到個人有史以來的最低2.6%,體重155磅(70公斤)。他表示自己每天只吃十個蛋清及一塊吐司麵包,每隔三天吃一次水果,每天鍛鍊內容是早上慢跑兩英里(3.2公里),之後做兩個小時負重訓練,中午稍微打個盹,之後進行18輪對聯,再進行一次負重訓練,最後以游泳結束一天的鍛鍊[4]。
音樂
- "Eye of the Tiger" (by Survivor) – 3:53
- "Take You Back (Tough Gym)" – 1:48
- "Pushin'" – 3:10
- "Decision" – 3:20
- "Mickey" – 4:42
- "Take You Back" – 3:37
- "Reflections" – 2:05
- "Gonna Fly Now" – 2:52
- "Adrian" – 1:42
- "Conquest" – 4:40
Remove ads
- 法蘭克·席維斯·史特龍 – 人聲(2、3、6)
- 雷·皮齊(Ray Pizzi)– 薩克斯風(3)
- 傑瑞·黑 – 小號(3)
- 文森特·德羅薩 – 圓號(5)
- 邁克·朗(Mike Lang)– 鋼琴(5)
- 小迪埃塔(DeEtta Little)、納爾遜·皮福德(Nelson Pigford)– 人聲(8)
影片中的《虎眼》實際上是demo版,完整版收錄於專輯。然而洛基在奎迪健身房鍛鍊時出現的演奏版未收錄於專輯。
評價
影片票房大獲成功,成績大舉超越前作[12]。首周末票房16,015,408美元[13],北美總票房125,049,125美元[14],是1982年票房第四高的電影[15]。全球票房約為2.7億美元[16]。羅傑·艾伯特和吉恩·西斯科爾將票房的成功歸功於前作的不俗口碑及製作團隊的品質管制,其中西斯科爾認為「如果你想做一個非常成功的系列,請確保第二部是大贏家」[17]。
匯總媒體爛番茄收錄41條評論,打出66%的新鮮度,平均得分5.6/10。網站共識寫道:「《洛基第三集》雖然明顯受制於回報遞減規律,但憑藉足夠的擂台奇觀比肩系列的其他更優秀的作品[18]。」Metacritic根據10條評論打出57/100的平均分,表示「褒貶不一或口碑平平」[19]。影片是為數不多在影院評分獲得A+評分作品[20]。
吉恩·西斯科爾打出2.5/4星的評價,表示「雖然有點遺憾,但《洛基第三集》沒有新鮮的東西,所以我們對它的存在感到疑惑」。他表示,「我們看不到洛基這個角色有什麼新的東西,除了靈魂中特別吸引人的溫柔一面,但這一點也直接消失了。《洛基第三集》中的洛基·巴波亞不再那麼討喜」[21]。《紐約客》的寶琳·凱爾表示,「第一部《洛基》有點原始,因為呈現形式相對來說比較天真。這一部也很原始,但就有點空無一物」[22]。《洛杉磯時報》的希拉·本森表示,「不知什麼原因,席維斯·史特龍把洛基·巴波亞搞得很失魂落魄,要重振旗鼓的樣子......《洛基第三集》做得這一點了,可能甚至比《1》和《2》更好」[23]。《華盛頓郵報》的麗塔·肯普利(Rita Kempley)認為本片「和以往一樣有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當中演員們伴隨著迪斯科節奏痛毆彼此」[24][25]。《電影月刊》的湯姆·米爾恩表示影片「開頭便重放我們的英雄第二次奇蹟般的死而復生、在《洛基續集》結尾贏回冠軍頭銜的畫面,而《洛基續集》本身就是在重演《洛基》原版。《洛基第三集》剛開始不久就證明它沒有什麼要傳達的,內容大致上都一樣......卡爾·韋瑟斯風度翩翩的表演締造了一些有轉瞬即逝的時刻,但現在是時候結束洛基·巴波亞的故事了」[26]。
Remove ads
影片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和有色人種進步協會形象獎最佳電影提名。主題曲《虎眼》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創歌曲獎和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提名[27]。與此同時,T先生獲提名金酸莓獎最差新演員[28]。同時《虎眼》還入選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電影歌曲榜單[29]。
其他媒體
1985年11月,續集《洛基第四集:天下無敵》上映。
洛基銅像由席維斯·史特龍授權製作、A·湯瑪斯·朔姆伯格1981年製作[30]。雕塑共有三座,其中一座於《洛基第三集》拍攝期間放在費城藝術博物館台階頂部。影片完成拍攝後,費城藝術博物館和市藝術委員會之間就雕塑是否屬於藝術品展開激烈辯論。藝術委員會認為雕塑不是藝術品,而是電影道具,並選了幾個擺放的地點,最終選在了費城南部的光譜體育場,後來在《洛基第五集:龍吟虎嘯》、《神氣活現》和《費城故事》拍攝的時候挪回藝術館[31]。2006年9月8日,雕像最終坐落在博物館台階的下方[32],同時博物館東門的台階也被命名為「洛基石階」[33]。
改編小說由羅伯特·E·霍班(Robert E. Hoban)創作,1982年由百齡壇圖書出版[34]。
改編電子遊戲《洛基超級動作拳擊》由科萊科面向ColecoVision平台設計,1983年發行。玩家可以選擇洛基或朗對陣計算機,或與好友進行雙人模式。1987年,改編自前四部電影的《洛基》發行。2002年,改編自前五部的《洛基》發行。2004年,改編自前四部的《洛基傳奇》發行。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