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虞仲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虞仲文(1069年—1123年),字質夫遼朝金朝官員,武州寧遠縣(今山西五寨縣北)人。

虞仲文七歲就能作詩,十歲能寫文章,每天能記憶上千字,學習刻苦勤奮。虞仲文中進士後,多次在州縣任職,憑藉廉潔能幹獲得讚譽。後來他被推舉為賢良方正,參加策問考試獲得優等成績,被提拔為起居郎、史館修撰,經過三次升遷任太常少卿。有宰相被貶官時,唯獨虞仲文出面為其餞行。有人指責他結黨,虞仲文於是請求辭官回家奉養親人。過了很久,他被召回朝廷,恢復原有官職。宰相舉薦他品德和才幹位列第一,他暫時代理知制誥,後正式擔任中書舍人。朝廷平定白霫後,虞仲文被授予樞密直學士,暫時代理翰林學士,後任翰林侍講學士。耶律淳在南京析津府稱帝,任命虞仲文為參知政事,領西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內外諸軍都統。金兵南下,虞仲文與左企弓曹勇義康公弼歸降,被金太祖任命為樞密使侍中國公。天輔七年(1123年)五月,因燕京交割給宋朝,虞仲文奉命北撤,半路在平州被張覺殺死。時年五十五歲,諡號文正。天會七年(1129年),金朝追贈他為兼中書令;正隆二年(1157年),改贈特進濮國公[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