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蝙蝠炸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蝙蝠炸彈是美軍在二戰期間進行的一項非常規武器研究計劃,該計劃耗資200萬美金。設計人員設想在蝙蝠身上加裝小型炸彈充當爆破手,用轟炸機空投到日本本土轟炸日本城市。

背景
設計

蝙蝠炸彈由墨西哥無尾蝙蝠作為炸彈載體,其設計原理非常簡單。
- 將燃燒彈裝置安在墨西哥游離尾蝠身上,然後將蝙蝠放入冷凍貯藏器內使它們處於冬眠狀態,以保證它不會在運輸過程中爆炸。
- 由B-29轟炸機來將貯藏器投擲到日本國土上。當昏昏欲睡的蝙蝠從冷藏器中被彈出來後,慢慢從冬眠狀態中甦醒過來。
- 破曉的時候,蝙蝠便會潛入建築物。在定時器引爆「迷你」炸彈之後,這些勇敢的蝙蝠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按照設想,由於二戰期間日本本土的建築都是木質的,一架飛機裝載的「蝙蝠炸彈」便可造成4700多處燃燒點,而一般炸彈頂多只能造成400處燃燒。釋放這種蝙蝠,它們會棲息在敵人城市的基礎設施中。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所有的蝙蝠都會爆炸,燒毀整個城市。[3][4]
實驗效果

- 1943年3月,在美國空軍司令部代表參與下,進行了第一次空投蝙蝠炸彈模擬實驗,這次試驗使用了180隻蝙蝠炸彈,並成功的摧毀了模擬的建築物。
- 1943年5月21日,進行了第二次空投蝙蝠炸彈模擬實驗。固定了炸彈模型的3500隻蝙蝠被分別裝進5個箱子,由B-25轟炸機在1500米空中投擲。但此次試驗未能成功,大部分蝙蝠未能從冬眠中甦醒過來,飛離箱子,被直接摔死了。
- 1943年6月8日,進行了最後一次空投蝙蝠炸彈模擬實驗。大約使用了6000隻蝙蝠炸彈,並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需要重新研製能空中延時開箱的新型降落傘,試驗新的炸彈固定方法,研製更簡單的點火器等。這項計劃的成員卡爾上校在給美國軍方的秘密報告中寫到:「在大部分試驗材料被大火燃毀後,試驗結束了。」
實驗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粗心大意,致使房門大開,一些攜帶真正燃燒彈的蝙蝠飛走,落在試驗基地車庫上,車庫連同裡面的一輛將軍坐的汽車,全部燒毀。
結局
實驗結果表明,如果運用得當,蝙蝠炸彈確實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武器。但在這些蝙蝠「戰士」被真正部署之前,美國就向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最終美國軍方放棄了蝙蝠炸彈計劃。[5]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