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緊張素受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血管緊張素受體(英語:angiotensin receptors)是以血管緊張素作為配體G蛋白偶聯受體[1]它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

快速預覽 血管緊張素1型受體,AT1受體, 識別 ...
血管緊張素1型受體,AT1受體
識別
符號 AGTR1
替換符號 AGTR1B
Entrez 185
HUGO 336
OMIM 106165
RefSeq NM_000685
UniProt P30556
其他資料
基因座 3 q21-q25
關閉
快速預覽 血管緊張素2型受體,AT2受體, 識別 ...
血管緊張素2型受體,AT2受體
識別
符號 AGTR2
Entrez 186
HUGO 338
OMIM 300034
RefSeq NM_000686
UniProt P50052
其他資料
基因座 X q22-q23
關閉

亞型

更多資訊 Receptor, Mechanism [3] ...
Receptor Mechanism [3]
AT1
  • Gq/11
  • Gi/o
AT2
  • Gi2 / 3
AT3
AT4
關閉

血管緊張素受體主要包括1型受體(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 AT1 receptor)和2型受體(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 AT2 receptor),此外還有3型和4型受體。AT1和AT2僅有約30%的序列相同,但血管緊張素II作為其主要配體,與二者有相近的親和力。

AT1受體

AT1受體是被研究最清楚的血管緊張素受體。

機制

AT1受體被血管緊張素II激活後,通過偶聯的Gq/11Gi/o激活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 PLC)並升高胞漿Ca2+離子濃度,進而激活一系列細胞反應,如: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的受體亦能抑制腺苷酸環化酶adenylate cyclase)或激活一些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2]

作用

AT1受體激活可引起血管收縮,醛固酮合成和分泌,增加血管升壓素分泌,心肌肥厚,外周去甲腎上腺素活動度升高,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腎血流減少,抑制腎素分泌,腎小管重吸收鈉增加,調節交感神經活動度、心臟收縮能力、中樞滲透壓感受器和細胞外基質合成。[4]

AT2受體

AT2在胎兒和新生兒體內大量表達。其作用包括:抑制細胞生長、胎兒組織發育,調節細胞外基質、神經元再生、細胞分化凋亡。也可能有血管舒張作用。

AT3和AT4受體

對於AT3和AT4受體,目前還知之甚少。AT4受體可以被血管緊張素II的分解產物血管緊張素IV激活,可能在中樞神經系統發揮細胞外基質調節作用。

參見

血管緊張素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