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衛斯·克萊文
美國導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衛斯利·厄爾·「衛斯」·克萊文(英語:Wesley Earl "Wes" Craven,1939年8月2日—2015年8月30日[1],又譯衛斯·克萊文,或威斯·克瑞文)是一位美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他最著名的作品均是恐怖片,如《半夜鬼上床》和青春恐怖片《驚聲尖叫》四部曲。唯一一部非恐怖片類型的電影則是他於1999年執導,由女演員梅莉·史翠普主演的勵志電影《心曲》,該片也是至今衛斯執導的20餘部電影中唯一獲得過學院獎提名肯定的:該片獲第72屆奧斯卡女主角和原創歌曲獎(獲提名的是片尾主題歌「music of my heart」)提名。
2015年於改編自《驚聲尖叫》的《驚聲尖叫:電視版》中擔任執行製作,而在該劇第一季季終(2015年9月1日)時,電視劇開頭表明向衛斯·克萊文致敬。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衛斯·克萊文於1939年8月2日出生於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本名叫Wesley Earl Craven。他的父親名叫保羅·克萊文(Paul Craven),母親名叫卡洛琳·克萊文(Caroline Craven)[2]。他從小受到嚴格的浸信會教義影響[3],但最終卻成為了一位無神論者[4]。他在伊利諾州的惠頓學院取得英語文學和心理學學士學位,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心理學和寫作碩士學位[5]。
早期事業
衛斯·克萊文曾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威斯敏斯特大學短暫教過一段時間的英語文學,並在紐約州的克拉克森理工大學(今天克拉克森大學擔任人文科學教授。他的第一份與電影工業有關的工作是在紐約市的一家電影後期製作公司擔任音效剪輯師。
電影生涯
克萊文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是1972年的魔屋。該片上映初期因極暴力的內容引發爭議,使克萊文受到一些批評[6]。受到蘇格蘭民間傳說索尼·賓恩啟發,1977年克萊文推出隔山有眼,並在1985年推出續作隔山有眼二部曲。克萊文最知名的作品是1984年的半夜鬼上床,該片亦是強尼·戴普的處女作。
獲獎與提名
其它作品
衛斯·克萊文為谷歌公司設計了2008年萬聖節的logo[7],他也因此成為第2個登上Youtube首頁的名人[8]。
衛斯還曾有一封信在1968年7月19日的《生活雜誌》上發表,信中對現代搖滾樂,特別是弗蘭克·扎帕的音樂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評述[9]。
個人生活
衛斯·克萊文與Bonnie Broecker的首次婚姻持續了6年,其間他們有了一子一女,1965年出生的長子喬納森·克萊文也像父親一樣成為了一個編劇/導演,而1968年出生的女兒潔西卡·克萊文(Jessica Craven)則曾為流行民俗音樂歌唱組合"Chapin Sisters"寫歌,同時也曾是該組合的歌手之一。1970年,衛斯與Bonnie兩人正式離婚。
1982年,衛斯與Millicent Eleanor Meyer結婚,但是根據喬·伊斯特哈斯所著的《美國狂想曲》(American Rhapsody)一書描述,兩人在女方與著名女演員莎朗·史東發生外遇後離婚。該書中還批露,在兩人離婚當天,莎朗·史東還送了12條黑玫瑰給衛斯(估計應該是一種詛咒的意思,黑玫瑰在此很可能代表黑巫術)。雖然衛斯從未公開對前妻的同性婚外情予以評論,但在一次採訪中他仍然表示這場以離婚收場的婚姻帶給他的只有恥辱[10]。
2004年,衛斯與Iya Labunka結婚,她多次在衛斯執導的電影中擔任製片人。[11]
Remove ads
出版書籍
作品
Remove ads
- 《驚聲尖叫》:1億7304萬6663美元
- 《驚聲尖叫2》:1億7236萬3301美元
- 《驚聲尖叫3》:1億6183萬4276美元
- 《驚聲尖叫4》:1億零121萬4723美元
- 《赤眼玄機》:9557萬7774美元
- 《隔山有眼 (2006年版)》:6962萬3713美元
- 《隔山有眼II (2007年版)》:6791萬5885美元
- 《魔屋 (2009年版)》:4528萬6228美元
- 《半夜鬼上床III》:4479萬3222美元
- 《樓下亡魂》:3134萬7154美元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