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衡陽市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衡阳市博物馆map
Remove ads

26°54′25.6″N 112°36′25.1″E

快速預覽 衡陽市博物館, 成立日期 ...

衡陽市博物館,位於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明翰路,建立於1973年6月,2008年10月1日已向社會免費開放。衡陽市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也是衡陽市精神文明建設窗口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全國重點博物館,屬二級風險單位[1]。2016年,在湖南省社科普及活動主題周上被評為第四批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

歷史沿革

衡陽市博物館於1973年6月建立,前身為坐落於岳屏公園內的王船山紀念館[3]。1992年,衡陽市博物館遷建至西湖公園南邊的明翰路28號[1]

館長

蔣星星

現任衡陽市博物館館長,同時兼為湖南省博物館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4]

內部建設

展廳分布

衡陽市博物館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有五個常設陳列常館,如下:

館藏青銅器陳列展、館藏陶瓷珍品陳列展、館藏工藝品陳列展、湖湘名人書畫展、湖湘文化展[5]

部分展品圖片

館藏文物

文物數量

衡陽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萬餘件,包括:

  • 一級文物66件套
  • 二級文物182件套
  • 三級文物2052件套[5]
  • 商周時期至明清時期的各類青銅器100餘件
  • 新石器時代至清末民初各種質地和類別的陶瓷和工藝品300餘件[1]

特色藏品

最具特色的是商周青銅器、明清書畫、衡山窯粉上彩繪瓷器以及明代紡織品服飾。

其中國寶級文物有春秋時期動物紋提梁卣、觥形青銅牛樽。

書畫精品有明代肖雲叢的《南嶽七十二峰圖卷》,瓷器有衡山窯粉上彩繪綠釉糧倉,紡織品文物有提花鍛面獅紋補服等[5]

1990年、2008年,動物紋提梁卣先後入選北京亞運會《中國文物精華展》和北京奧運會《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展》[6]

部分藏品資料

資料引用自《衡陽市志》、衡陽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新聞報導等。

更多資訊 文物名稱, 來源 ...
Remove ads

考古活動

主條目:小米山春秋墓

小米山春秋墓

1981年9年,祁東縣小米山發現一座越人墓,出土箭鏃、鋮、斧、鏟、削刀等14件青銅兵器和生產工具,現文物均收藏于衡陽市博物館[12]

展覽活動

近年來,衡陽市博物館先後舉行了王海濤人專場書畫展[13]孔廟國子監文化展[14],紀念彭玉麟誕辰200周年書畫展[15]等活動。

學術研究

  • 蔣星星(館長)的《論衡陽古代青瓷窯場的形成》發表在1997年第5期《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6]
  • 羅小如(副館長)[17]的《彭玉麟畫梅原因之我見》發表在2000年第1期《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18]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