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荊芥

唇形科裂叶荆芥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裂葉荊芥[1][2]學名Schizonepeta tenuifolia),卽中藥所用荊芥[3],是裂葉荊芥屬的一種。

快速預覽 荊芥,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40cm,有強烈的香氣。莖直立具四棱;葉子對生,莖基部的葉子羽狀深五裂,中部的葉子三烈,裂片為披針形,上部為線性葉子;夏季開淡紅紫色唇形花,簇生葉腋或者頂生成穗狀花序;長圓狀三棱形小堅果,有小點。

分布

生於林下、山坡、路旁、乾草原或濕草甸子邊。分布於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蒙古及俄羅斯也有分布。

藥用

  • 辛溫。入肺,肝經。

荊芥還是皮膚科常用藥。 中醫認為荊芥可「祛皮里膜外之風」,既能疏風,又能勝濕,既入氣分宣郁,又入血分通絡,為血中之風藥。 其配伍防風可增強止癢功效,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蕁麻疹、濕疹、風疹、麻疹、銀屑病、皮膚瘙癢、瘡瘍初起等症。 作為一種中草藥,其藥用部分為荊芥乾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風、透疹功效[4],對過敏性炎症有較好的療效[5]

  • 治產後血暈。
  • 本品炒黑用於止血。
  • 與防風為藥對。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