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裴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裴識聰敏有悟性,過目不忘。以蔭授官,補京兆參軍,升任大理少卿。唐朝官軍討伐劉稹,裴識為供軍使。平定劉稹後,改任司農卿。後官至通議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壽州刺史、本州團練使、上柱國、襲晉國公、食邑三千戶、實封一百五十戶,賜紫金魚袋。大中初年,改潭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使。入拜大理卿,襲晉國公半封。為涇原節度使。
當時吐蕃酋長尚恐熱上三州七關,列屯分守。唐宣宗擇名臣,以裴識擔任涇原節度使,畢諴擔任邠寧節度使,李福擔任夏州定難節度使,皇帝親臨派遣。裴識到達,修築堡障,修整並器,開屯田。將士守邊,有時經年不得回還。裴識與他們立下戍守期限,期滿更換;雙親七十以上,在近處戍守。於是將士都很喜悅,加檢校刑部尚書。大中八年(854年),改任鳳翔隴右節度使、正議大夫、檢校戶部尚書,兼鳳翔尹、上柱國、襲晉國公、食邑三千戶、襲實封一百五十戶。
大中十一年(857年)三月,以裴識轉任許州刺史,充忠武軍節度、陳許蔡觀察等使。之後歷任天平軍節度使、邠寧節度使、靈武朔方節度使。進檢校尚書右僕射。靈武土地鹽滷無井,裴識求神鑿井,最後發現泉水。歷任六節度,所到之處都有可稱的政績,於邠寧節度使任上去世[1],贈司空,諡昭。
Remove ads
家庭
高祖:裴寘[2]
曾祖:裴有鄰,濮州濮陽令[2]
祖父:裴淑,河南府澠池丞[2],累贈太尉[3]。妻子清河崔氏[4]
父親:裴度,司徒兼中書令。妻某氏,父為義成軍節度使[5]
妻子:崔氏,殿中侍御史內供奉清河崔鄘次女[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