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夏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夏書》是唯一一部以紀傳體形式撰寫西夏史的史書,內容記載了從唐代節度使時期至西夏王朝的歷史。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1月25日) |
成書過程
自宋代以來,史家認為西夏國是割據政權,不承認它是一個獨立主權的王朝,所以在編史時,一直遵循尊宋貶夏的慣例,絕不給予西夏史「正史」的地位。專書方面,其史體不用紀傳體編寫,而是採用編年體、綱目體或紀事本末體等體裁編寫,紀年均以宋、遼、金年號為正統,西夏年號為附庸。正史方面,或列入《外國傳》,或列入《載記》中,絕不會將西夏史與其它正統王朝置於相平等的位置。
清代學者周春所修《西夏書》,採用紀傳體寫西夏史,在《載記》中均以夏主年號紀年繫事,這些作法,在清代治西夏史諸家中可謂獨樹一幟。以「論曰」的形式評論人物及史事。其書編修計劃分兩個階段,先編成列傳部分,以《西夏書列傳》之名先刊,爾後續補世記、載記、年譜、考等四部分的編修,合前列傳總共15卷,但並未完成,後人將其載記、考部分與列傳合刊,為今日的10卷本。
目錄
其書卷數據清人吳騫所言,其書「往嘗著《西夏列傳》,以補史氏之闕。頃復續成《世記》二卷、《載記》五卷、《年譜》一卷、《考》三卷,合前《列傳》四卷,裒然為完書。」(吳騫《愚谷文存續編》卷一《西夏書序》),但今日傳世本皆為10卷,闕《世記》第一、第二,《載記》第二(今傳本與《載記》第一合為一卷),《考》第三及《年譜》共5卷,而《載記》第一殘缺。傳世本排列為《列傳》卷1至4,《載記》卷3至7,《考》卷9至10,卷次順序不一,紀傳體例混亂,胡玉冰認為因傳世本各部分是獨立的,體例上沒有經過最後的統一(《西夏書校補》前言,第7頁)。據吳騫所言及正史體例,卷次順序可能為《世記》卷1至2,《載記》卷3至7,《年譜》卷8,《考》卷9至11,《列傳》卷12至15。
Remove ads
參考
- 胡玉冰,《西夏書校補》,中華書局,2014年9月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