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安工業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安工业大学
Remove ads

西安工業大學(簡稱西安工大)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一所以兵工為特色,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共建高校。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工業部直屬的七所本科院校之一(被譽為「兵工七子」)。學校曾先後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機械工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

快速預覽 西安工業大學, 老校名 ...
Remove ads

辦學歷史

西安第二工業學校

1955年4月21日,西安第二工業學校(隸屬於第二機械工業部)建立,是「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重點大型項目,兵器工業系統在西北地區唯一配套培養高層次兵工科技人才學校。

西安儀器工業學校

1956年2月20日,學校更名為西安儀器製造工業學校

1960年3月1日,學校升格為西安儀器製造工業專科學校

1957年4月28日,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一局頒發《調整中等專業學校的決定》,將昆明儀器製造工業學校(始建於1936年抗日戰爭前夕)併入西安儀器製造工業學校;

1963年5月13日,第三機械工業部五局調整所屬學校名稱,改校名為西安儀器工業學校

西安工業學院

1965年4月16日,經第五機械工業部的批准,學校正式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西安工業學院

196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機械工業部(即兵器工業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下達軍管字第271號文件《關於西安工業學院改小型工廠的通知》,正式撤銷「西安工業學院」建制,在原校址上重新成立國營5218廠(第二名稱陝西光學儀器廠,信號代號:西安市第30信箱),改廠日期從1969年7月1日算起。

1978年4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新華社北京月4月25日電,國務院批准教育部關於恢復和增設一批普通高等學校的報告,決定在全國恢復和增設55所普通高等學校,西安工業學院成為全國首批恢復招生13所高校之一。

1999年12月13日,學校順利完成了隸屬體制調整,改制為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與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陝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高等院校。

2004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設立了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獨立學院,現更名為西安工商學院)。

2006年2月14日,學校經國家教育部與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西安工業大學

Remove ads

西安工業大學

2012年5月22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共建西安工業大學簽約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

2013年,學校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形成了「本、碩、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2016年7月,學校獲批成為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機構設置

黨群部門

行政與教輔部門

Remove ads

院系設置

更多資訊 學院名稱, 本科專業 ...

圖書館

學院圖書館成立於1956年,總建築面積達4.3萬平方米,讀者坐席4067個。館藏紙本圖書170餘萬冊、紙質期刊近3698種,電子期刊34900種, 電子資源資料庫26個,中文資料庫12個,外文資料庫14個,自建資料庫2個(碩士論文資料庫和隨書館藏光碟資料庫)。[1]

開放時間

金花館:8:00–22:00(星期一到星期五);9:00–21:00(周六、周日、法定假日) 未央館:7:00–22:00(星期一到星期五);8:00–21:00(周六、周日、法定假日)

校區分布

未央校區:學校主校區,除中國書法學院外其他學院教學區。地址: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學府中路2號

金花校區:中國書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地址: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金花北路4號

學報

《西安工業大學學報》創刊於1981年(雙月刊,國內外發行,CN 61-1458/N,ISSN 1673-9965),由陝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安工業大學主辦。[2]

科學研究

研究基地

國家級研究基地
名 稱 批准部門 獲批時間
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及測量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發改委 2009
新型網絡與檢測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發改委 2011
光學先進製造與光電檢測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科技部 2012
省部級研究基地
名稱 批准部門 獲批時間
兵器工業進口測試儀器控制系統維修中心 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 1994
陝西省薄膜技術與光學檢測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1999
陝西省精密與超精密加工及測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02
國家光電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光電薄膜與器件研發服務中心 國家光電子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 2004
陝西省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05
陝西省薄膜技術與微光電器件軍民兩用技術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 2005
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與白俄羅斯共和國教育部(中白)高技術合作研究中心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05
陝西省光電測試與儀器技術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08
陝西省特種加工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08
教育部薄膜與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 2008
陝西省新型網絡與檢測控制工程實驗室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09
陝西省光學先進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10
陝西當代文學與藝術研究中心 陝西省教育廳 2013
光學先進製造與光電檢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15
中國兵器工業光學器件超精密加工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2015
陝西省鎂鋁輕合金複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6
自主系統與智能控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16
光電子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陝西省教育廳 2017
陝西高校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研究中心 陝西省教育廳 2018
西安市智能探視感知重點實驗室 西安市科技局 2018
先進光學成像系統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18
西安市智能兵器重點實驗室 西安市科技局 2019
陝西省四主體一聯合輕合金新材料校企聯合研究中心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2019
陝西省兵器科普教育基地 陝西省社科聯 2019
校級研究基地
名 稱 依託學院
軍用光電信息系統工程創新中心 光電工程學院
光電子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光電工程學院
自主無人系統研究中心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3D數字媒體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運動健康研究中心 基礎學院
中國兵器文化研究中心 文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黨建研究中心 馬克思主義學院

國際交流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姓名, 職務 ...

歷任領導

更多資訊 姓名, 職務 ...

校訓

敦德勵學,知行相長

「敦德」出自《尚書》虞書·舜典。體現在學風上是「德才兼備」,體現在教風上是「以德施教」,體現在工作作風上是堅守職業道德、「常修為政之德」。

「勵學」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意為在大學要把「學」放在首要位置。

「知行相長」出自心學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從「知」與「行」的關係入手,對求真和創新從哲學的高度進行了闡述,「知」、「行」互動,則達到認識與實踐、理論與實際的統一。

辦學傳統

忠誠進取,精工博藝。

忠誠 出處:《荀子·堯問》:忠誠盛於內,賁於外,形於四海。詞義:無私誠信,盡心竭力。忠誠,無私誠信的人格魅力,盡心竭力的做事態度。

進取 出處:《論語·子路》: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詞義:努力向前,有所作為。進取是一種審美取向,是主動、積極的,只進不退的。是在精神鼓舞下產生的物質力量,依靠這種力量,能克服千難萬險。

精工 出處:《後漢書·蔡倫傳》:永元九年,監作袐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詞義:精密,精巧。精工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技術,精志強力的精神。

博藝 出處:《論語·雍也》:冉有、求也,敬老恤幼,迎賓知禮,好學博藝,辦事勤謹。詞義:多才多藝。博藝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是廣納賢才,培育英才的辦學層次和規模的內涵。

知名校友

軍政界

雷光銀:新疆軍區裝備部原部長,陸軍少將。

王經中:現任總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政委,少將軍階。

胡健康: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中共十六大代表,二屆市委委員,市二屆人大代表。

王世榮:襄陽市政府黨組成員,襄陽東津新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楊有莊:西北兵工局局長兼黨委書記。

楊親鵬:湖南省湘潭市副市長、黨組成員。

宣國苗:新疆審計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劉宛康: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河南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局長、黨委書記。

馬永社: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測繪研究所主任,總參謀部科技創新工作站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鄭德安: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湖北省老河口市委副書記、市長。

廖佑林:陝西省寧陝縣政協黨組書記,政協主席。

閆天三:原河南省南陽市委副秘書長、市委黨校教授、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孟憲新:長春市二道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王學鋒:西南兵工局任副巡視員兼組織部部長,人力資源處處長。

教育界

劉自櫝(1914—2001):號遲齋,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

陳澤秦(1914—2006):字少默,號默翁,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文物書畫鑑定家。

劉建勛:西安工業大學副校長。

蘇秉華:北京理工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蔡 波:倫敦大學榮譽研究員,英國電工學會會員。

孫桂林: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

葛愛明:復旦大學教授,光學工程博士、物理學博士後。

梅順齊:武漢紡織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湖北省數位化紡織裝備重點實驗室主任。

劉 峰: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於唯德:中國書協理事、教育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張志傑:陝西社會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陳豫增:1980年生,博士,洪堡學者,新世紀優秀人才,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

孫見喜:太白文藝出版社編審、太白書院副院長、《賈平凹文學藝術館》副館長。

工商界

周 艦: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保定天威集團董事長。

丁 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西安航空動力控制有限責任公司(西安一一三廠)董事長、總經理。

潘永昌: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南京辦事處地區總經理。

李永釗: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西安北方秦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小鵬:2003年4月起擔任中國兵器工業第205研究所所長、《應用光學》雜誌主編、國防科工委光學計量一級站站長、中國兵工學會理事、陝西兵工學會理事、陝西省照明學會理事長。現任北方光電集團董事長。

鄒 毅: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諮詢工程師,中國兵器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院長。

謝永斌: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平飛: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監理工程師,本科學歷,1985年7月畢業於西安工業大學(原西安工業學院)電子工程系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81804班,現任中國兵器工業第206研究所副所長。

張建國: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第508廠總經理高級顧問兼軍品公司總工程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白長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工物資總公司副總經理,被《中國兵工報》譽為「時代弄潮兒」。

相關連結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