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海子公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67年的西海子和葫蘆頭。

西海子公園位於北京市通州區西海子西街78號[1],處於通州古城核心區、五河交匯處。分為古塔景區、通惠河景區、大運河景區三大部分[2]。占地面積23公頃。公園最早形成於1936年,擴建於1985年。2016年12月至2020年改造,並復建了葫蘆湖[3]。西海子曾是通縣唯一的大型公園[1]。
西海子
此處曾是名為西海子(又稱碧湖)的水池,由於位於通州舊城以西所以稱為西海[1]。相傳是建造燃燈塔時,以土代架取土而挖成[1]。西海子周圍是通州城內海拔最高的地區,文廟與燃燈塔的地基是用挖西海子的土墊起來的[4]。
1936年,殷汝耕利用原有水面,種植荷花、植樹、建立草橋四座、草亭一座,木製休息椅30把,建立「殷府花園」。後來荒廢,湖裡積累了污水。
1950年之後進行修繕。曾展出「初教六」飛機、「25型」魚雷快艇[1]。1983年,李卓吾墓由大悲林遷入公園[4]。
西海子公園改擴建一期工程從2016年12月18日至2019年初對西海部分進行了封閉改造[3]保留了之前的大樹,並栽種了廣渠路東延工程移植過來數十棵40多年樹齡的國槐、玉蘭,花草樹木萬餘株。以海綿城市的理念,在較大的綠地的雨水可以滲透到地下[5]。
葫蘆湖
明代修築通惠河時,在北門外石壩以西的位置將之前的湖泊挖深,用於漕運船隻停泊,貨物換船轉運北京[4],西連「舊小河」,由於形狀被稱為「葫蘆頭」,也叫「老龍頭」[2]。2019年西海子公園改擴建二期將葫蘆湖進行了復建,並用鵝卵石裝扮湖邊,還修建了供遊人休息的水榭、亭子[2]。水榭以東有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如下)石雕。
二期工程分為古塔景區和通惠河景區兩部分,對葫蘆湖進行了復建[5]。
古跡
北京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
通州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
- 紫清宮
- 大成殿
- 寶通銀號舊址
- 通州北城垣遺址
- 金代閘河遺址
- 靜安寺
- 石像生群
其他[2]:
- 晉冀會館碑
- 通濟橋遺址
- 司通分署
- 葫蘆湖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