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紀念廢除噶廈政府與結束西藏農奴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紀念西藏噶廈政府被廢除、「農奴制」結束而設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8日。中國政府官方論述為1959年至1961年[1]的西藏民主改革的紀念。
![]() |
背景
自清朝開始西藏就受到中國的統治,而1720年清朝所設立的駐藏大臣被趙珍認為是中國實現對西藏直接管理的有利證據[2]。從1912年至1949年,西藏雖不直接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管治,但中國聲稱未放棄對西藏的主權[3]。在中國統治之下西藏貴族長期保有對農奴的種種特權。
1959年3月10日,拉薩爆發1959年藏區騷亂,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勝利,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西藏噶廈政府及其追隨者流亡印度。同年3月28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國務院令,宣布解散西藏噶廈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噶廈職權,並在西藏實施民主改革。而原噶廈政府人員則在印度達蘭薩拉宣布成立西藏流亡政府。
在此後數年時間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藏區實施的改革主要內容是土地改革運動[4],通過劃分社會階級,鼓動暴力性質的階級鬥爭。2009年新華社報導認為,這項改革廢除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使當時占西藏人口95%的數百萬農奴和奴隸獲得了人身自由,分得土地,並享有法律所規定的政治權利[5]。據十世班禪在《七萬言書》中所述,政府以「破除迷信」的名義,對佛教場所、人員進行破壞、打壓,致使藏區的寺院減少了97%以上,僧侶減少了93%。另外(1959年後最為嚴重)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餓死的情況,這在篤信佛教人們可以乞討為生的藏區前所未有。[6]
Remove ads
設立
西藏自治區人大副秘書長龐永伯宣佈並解釋紀念日設立就是要讓包括藏族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永遠牢記50年前的「民主改革」,從此西藏百萬農奴「掙脫了舊的封建農奴制度枷鎖成為國家的主人」[7][8]。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決議,每年3月28日定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以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評價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部門主管則認為,西藏的年輕一代可能會受到達賴和西方宣傳的影響,因此解放農奴紀念日可以幫助他們瞭解那個時期的事情。 [11]
對於設立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中國大陸不少網民對政府設立農奴解放紀念日表示稱讚,有藏族網民更發表「設立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是我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是西藏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應該用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的事實,向世界揭露達賴集團的謊言」等言論[12]。 不少藏族人民高度評價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在2018年新華社一次採訪中,西藏藏醫學院副院長明吉措姆指出她對「偉大祖國充滿感恩之情」,丹增羅賽表示「能和親歷過那段歷史的老人一同紀念這個日子,我感到很榮幸。」[13] 在2020年的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當天,光明日報採訪出生自農奴家庭的洛桑頓珠,他接受報導時表示:「我8歲開始,起早貪黑為農奴主幹活,仍然吃不飽、穿不暖,與曾外孫相比,我的童年只有辛酸和痛苦」,他續表示,「過去我們沒有呼吸的自由。今天,在黨的好政策下,我們生活在明媚的晴空下,孩子們的未來像天空一樣廣闊「,寄望下一代生活越來越好[14]。」 可見大部分藏族人民對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設立有著高度評價,不少農奴後代對此也持積極態度。
Remove ads
此紀念日被部份西藏人認為是針對流亡藏人於每年3月10日紀念的西藏人民起義日而設立的[15]。西藏流亡政府新聞發言人索南達波說:「藏人對中共的壓迫有很多怨恨,設立另一個紀念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緊張的結果。藏人將被迫參加這個紀念活動,但實際上藏人並沒有在1959年獲得解放,而是成為了中國人的奴隸[11]。」藏族作家唯色表示,「農奴解放」是一個政治神話,「西藏百萬翻身農奴」的後代持續不斷的反抗,是對「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諷刺。[16]
歐洲議會西藏協調小組組長、歐洲議會議員托馬斯·曼認為,設立這個節日是對藏人「史無前例的侮辱」[8]。德國波昂大學東亞政治研究所所長辜學武表示,設立解放農奴紀念日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調整對西藏問題的策略,加強輿論攻勢,系統地講述西藏的故事,表明西藏土地改革不是壓迫而是解放,爭取藏人或國際輿論的支持[1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西藏農奴制度的描述在西方藏學界爭議極大,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西藏常擺出以類近於西方殖民權力執行「文明化任務」(civilizing missions)的態度,而對於此節日的設立,有説法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面對2008年大規模藏人抗議的回應,以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歷史敘事[17][18]。對於西藏在1959年前是否農奴制,安瑪莉·布隆鐸等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學報》上發布的論文以及出版的圖書均持否定態度[19]:81[20]:123。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