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觀霧山椒魚

兩棲動物物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觀霧山椒魚
Remove ads

觀霧山椒魚Hynobius fucus[2][3]台灣特有種。主要分佈於雪山山脈西北部的山區,海拔約1500公尺左右。是台灣發現紀錄較晚的兩棲類之一,也是台灣海拔分佈最低的山椒魚。主要特徵是全身都有佈滿了細小的藍、白色斑點,吻肛長約5公分,體長約8公分(可達10公分)長,前、後腳都只有四趾。[4]除與台灣山椒魚相同趾數外,其牠三種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南湖山椒魚後趾數都為五趾,這也是分辨山椒魚的最主要特徵之一。目前觀霧山椒魚也列入一級保育類動物

快速預覽 觀霧山椒魚,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發現史

觀霧山椒魚在1993年於臺灣苗栗縣泰安鄉觀霧山區第一次被發現,牠的體型、體色和其他地區的山椒魚有明顯的不同,但因當時僅有一個個體,無法確認其生態地位,後經數年的調查,採集到較多樣本,於2008年由臺灣生物學家賴俊祥呂光洋利用粒腺體 DNA 序列的變異進一步分析,確認觀霧山椒魚為一個獨立的物種,並於同年發表為新種。[3]

分布

目前已知觀霧山椒魚在雪山山脈及北部山區都有可能發現,目前有分布記錄的地點為新竹林管區、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地區及雪山山脈尾稜的北插天山附近。目前已知最北的分佈點為北插天山,南至大鹿林道西線,東至明池,西至觀霧。與台灣其他種山椒魚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分布最低可至海拔1310公尺的北插天山地區。[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