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規則3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規則30是一個由史蒂芬·沃爾夫勒姆在1983年提出的單維二進制細胞自動機規則。[2]在沃爾夫勒姆的分類體系中,規則30屬於第三類規則,表現出不定期、混沌的行為。
沒有或很少條目連入本條目。 (2021年10月28日) |
這個規則之所以令人感興趣,是因為這個簡單、已知的規則能夠產生出複雜且看上去隨機的模式。因此,沃爾夫勒姆認為,規則30及其他一般的細胞自動機是理解簡單規則如何在實際上形成複雜結構與行為的關鍵。比如說,一個類似規則30的模式廣泛地出現在錐形蝸牛物種如織錦芋螺的外殼上。規則30也被當作一個隨機數生成器用在Mathematica上,[3]而且被提議應用於密碼學上的流加密。[4]
之所以將此規則命名為規則30,是因為30是已知描述了規則的Wolfram代碼中最小的一個。規則30的鏡像和補充分別有(規則)86、(規則)135和(規則)149。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