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覺羅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覺羅氏滿語ᡤᡳᠣᡵᠣ
ᡥᠠᠯᠠ
穆麟德轉寫Gioro hala,或滿語ᡤᡳᠶᠣᡵᠣ
ᡥᠠᠯᠠ
穆麟德轉寫Giyoro hala[1])為滿洲著姓,細分為諸多支系。《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覺羅為滿洲著姓,內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通顏覺羅阿顏覺羅呼倫覺羅阿哈覺羅察喇覺羅等氏。其氏族繁衍,各散處於穆溪、葉赫、雅爾湖、烏喇、瓦爾喀、松花江、阿庫里、佛阿喇、哈達、汪秦及各地方[2]。」而清文版《通譜》(滿語ᠵᠠᡴᡡᠨ
ᡤᡡᠰᠠᡳ
ᠮᠠᠨᠵᡠᠰᠠᡳ
ᠮᡠᡴᡡᠨ
ᡥᠠᠯᠠ
ᠪᡝ
ᡠᡥᡝᡵᡳ
ᡝᠵᡝᡥᡝ
ᠪᡳᡨ᠌ᡥᡝ
穆麟德轉寫Jakūn Gūsai Manjusai Mukūn Hala be Uheri Ejehe Bithe)僅載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西林覺羅、佟佳覺羅四個姓氏[3]。此外,還有《通譜》中未載的格倫覺羅氏、哈爾哈覺羅氏、舒善覺羅氏、雅哈覺羅氏[4]。清朝皇帝也將一些有功之臣或新附部眾賜姓覺羅氏[5][6][7],因此還衍生出瓜爾佳覺羅、鈕枯祿覺羅、富察覺羅、舒穆祿覺羅[8]等氏。根據《欽定皇朝通志》記載,「宗室覺羅之外,有民覺羅氏。其族屬之眾者,冠以地名,如伊爾根、舒舒、西林、通顏之類;散處者,上加民字以不同於國姓也。」說明覺羅氏在大體上有愛新覺羅氏和民覺羅氏之分[9]民國以後,各支覺羅氏多以「」為漢姓[10]

快速預覽 覺羅氏, 滿文 ...
Remove ads

源流之謎

趙宋後裔說

愛新覺羅伊爾根覺羅董鄂等覺羅氏分支均有宋室帝裔的傳說。這一說法在清代全盛時期就已流傳甚廣,且當時也有滿洲人士(如鐵保[11])對此說法頗為認同,甚至不乏清之宗室昭槤[12]順承郡王之弟瀛生[13]。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覺羅氏乃《金史》中未有之姓氏,若非外來,不可能在明末清初之際憑空出現如此龐大之家族,故唯有靖康被擄,舉族北遷之宋室後人符合此條件[14]。而且,二君被金兵所遷之「五國城」,與清之始祖發跡的依蘭之地相吻合[15]。此外,根據學者金光平的研究,發現滿洲人起初不通漢語之時,會將「趙」字誤讀為「覺羅」[12]。清朝中後期以來,東北的覺羅氏漢姓也以使用「」者為多,他們並不是受辛亥革命之影響,而是認為覺羅姓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東北的愛新覺羅氏後裔見到北京的同族姓金反而感到不解[10]

女真交魯氏說

近年來,女真學、滿學家金啟孮(金光平之子)在出土的「宴台女真進士題名碑」第十九行發現了未載入《金史》之女真姓氏——「交魯氏」,並得出交魯氏實乃清代覺羅氏前身的結論。金啟孮認為「交魯氏」與「覺羅氏」的關係正如「蒲察氏」與「富察氏」、「納蘭氏」與「那拉氏」一樣,是為同一姓氏的不同漢字音譯[16]

女真夾谷氏說

根據清史學者鄭天挺在其論文《愛新覺羅得姓稽疑》中的推測,金代女真散居上京、隆州、胡里改的「夾谷氏」有可能是覺羅氏之先[17]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