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港仔尾真靈殿
台灣澎湖縣湖西鄉許家村廟宇,主祀慈濟真君許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許家真靈殿或港仔尾真靈殿,昔稱靈應宮、真君殿。[1]臺灣澎湖縣廟宇,位於湖西鄉許家村(舊作港尾村),主祀「慈濟真君」許遜。[2]法師流派為「普庵派」。[3]:241
沿革
許家村位於澎湖灣內海海濱,清領時期屬「鼎灣澳」,因村落西北方海域有一條蜿蜒的海溝,沿途能經往白沙鄉的大倉嶼、吼門水道,對應海溝入口處的潭邊村古名「港仔頭」,許家村位於水路窄而淺的末端,故舊稱為「港仔尾」或「港子尾」。[4][5]:169
許家村真靈殿建廟於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廟址正座落於湖西鄉內海域臨濱海處,最初祭祀的神明為福德正神。清領時期的光緒九年(1884年)尚載有修建土地公祠的紀錄。光緒16年(1889年),許自溪赴福建莆田湄洲普濟真顯宮,延請許府真君爐丹塑像返港仔尾,許府真君原型為晉代的許遜,因港仔尾村民亦以許姓為大宗,此後便奉同宗姓氏的許遜為地方廟宇的主神,原土地公祠也改作「靈應宮」。[1][2][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靈應宮增祀玄天上帝和文衡帝君。民國60年(1971年),許保安擔任廟宇主任委員任內展開重建工程,重建期間將行臺駐蹕於同村的許家港元寺,蒙旅台鄉親許德明、許銅、許德受等兄弟捐獻約三十坪的廟地,新廟順利於民國62年(1973年)落成,同年10月6日入火,總共斥資新台幣八十餘萬元,即為現貌。廟名也從「靈應宮」更易成「真靈殿」。原本安奉於港元寺的金府千歲、三官大帝另下諭示,自此改駐真靈殿。[1][2]
民國75年(1986年),韋恩颱風侵襲澎湖群島,真靈殿受損,復於翌年修復。[1]
民國106年(2017年),許家村民鑑於廟宇漸趨老舊,乃倡議重建,並於民國108年(2019年)動工出火、民國110年(2021年)建築合脊,在民國111年(2022年)元月16日舉辦入火儀式,竣工啟用。[6]
Remove ads
習俗
許家真靈殿和鄰近鼎灣開帝殿、鼎灣永安宮關係密切,自古即有聯合鎮五營的傳統,三廟互為交陪,但凡任一宮廟有慶典,其他兩間廟宇皆會遣派神轎與會慶賀。此外,每年約在元宵節過後,三間廟宇將會一同擲筶擇定即日,遣派旗手與涼傘開道,出動村中神轎、陣頭、樂隊,與舉行全境的祈福繞境,象徵三村的百年情誼。[4][a]
過去舉凡跳涼傘和轎夫悉由村中壯丁擔任,但近年因人口外移嚴重,女性現時亦可參與,又因應男丁不足,特別商請國軍弟兄充任抬轎班底,業已行之有年。[4]
楹聯
許家真靈殿撰於殿內各處的對聯,茲列如下:[3]:252-253
- 主神龕柱聯:「慈令宰旌陽學道愛民咸稱善政」、「濟人臨海嵩施恩布惠共仰真君」
- 後點金柱後柱聯(圓形):「聖德長存萬古忠心昭日月」、「帝威永著千秋義勇壯山河」
- 後點金柱前柱聯(八角形):「玄法無邊展怪驅魔司北極」、「天心有道安良除暴護西瀛」
- 前點金柱聯(八角形):「中統四方律令森嚴施法力」、「壇分五部聲靈赫濯顯神威」
- 大門柱聯:「許地迴環佛火輝爭山伯月」、「家村坐鎮鐘聲響答水湄潮」
- 右廂門:橫批-「山明水秀成佳色」、「煙樹晴嵐湃氣呈祥生殿後」、「彩雲華蓋氤氳聳翠映門前」
- 左廂門:橫批-「風調雨順兆休徵」、「鼓雨騰雲前面靈山成錦綉」、「經霜傲雪後方寶樹喜長春」
- 龍虎堵柱聯:「真道靈通萬古神醫傳海外」、「君恩大化千秋厚德惠家民」
- 龍柱聯(圓形磨石子):「真神施妙藥善濟人生行人錫福」、「君德叩靈丹旁通醫理保境安民」
圖輯
-
許家村廟與海堤
-
聖旨牌&垂花
-
吊筒、斗栱
-
龍邊牆堵
-
24節氣彩繪門
-
門神
-
神明廳
-
大符雷令
-
德澤昭彰匾
-
慈濟真君等諸神像
-
落成碑記
-
二十八星宿靈籤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