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許瑞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許瑞弘(1966年—),台灣基督教牧師與企業人士,曾為知名黑幫成員,綽號「麥可」。早年隸屬竹聯幫仁堂,後創立其分支組織「弘仁會」,並一度擔任仁堂堂主。雖長年行事低調、已轉型為牧師傳道,鮮少公開露面,但因所創立的弘仁會多次涉入刑案而引起社會與媒體關注。2025年,竹聯幫第二任幫主黃少岑逝世後,許瑞弘被外界視為幫主接班熱門人選之一,媒體隨即大量報導其背景與經歷而廣為人知。許瑞弘以文質彬彬的形象及西裝革履的穿著風格,而被媒體形容為「台版艾爾帕西諾」或「台版教父」[1][2][3][4]。
生平
依據媒體報導,許瑞弘在高中就學期間,為對抗校園中勒索同學的惡勢力而選擇武裝自保,期間多次與人發生衝突。高中時期共轉學六次,最終就讀補校完成學業。這段動盪的經歷使他熟悉地下社會的運作,也為其後進入幫派活動埋下契機。畢業後,許瑞弘進入地下舞廳工作,結識眾多江湖人士,並以擅長處理糾紛及人際手腕逐漸累積勢力,其後許瑞弘投入竹聯幫仁堂體系,開始在幫內嶄露頭角[5][6]。
1994年許瑞弘在竹聯幫仁堂老大「小項」項美華的同意下,成立分支組織「弘仁會」。弘仁會成立後迅速擴張勢力,以強硬的行事風格聞名[3][7][8]。翌年因持有槍械在國道上遭警方逮捕入獄,之後逐漸退居幕後,行事轉趨低調,鮮少公開露面[4]。
早年許瑞弘篤信道教,並長期依賴道教老師的指導與占卜建議,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感受到被宗教束縛所帶來的不自由與恐懼,因而開始疏遠傳統信仰。2005年許瑞弘因生意夥伴介紹接觸基督教,開始參加教會聚會。翌年,其老丈人因意外去世,使他在面對親人離世的無力感中,從教會獲得心靈慰藉,遂決定受洗成為基督徒。許瑞弘成為基督徒後表示信仰使他的生活作息與人際往來產生重大改變,應酬減少,生活重心轉向家庭與信仰[4][9][10][11]。
許瑞弘在見證中提到:「自從我們信主之後,生活起了很大的改變。不但早睡早起,而且早早就回家了。一開始也有應酬,不過我抓著人就傳福音,所以在酒桌上,整個氣氛都被我搞壞了。次數一多,這些狐群狗黨也就不再找我了。」此段話反映出他信仰轉變後的生活方式與人際關係的明顯改變[9]。
爭議
2025年,竹聯幫第二任幫主黃少岑逝世後,外界傳出許瑞弘曾被視為其接班人選之一,由於他在仁堂體系中地位資深,且為弘仁會創辦人,相關傳聞使他再度成為媒體焦點,並引起社會輿論關注。 根據警方掃黑蒐報資料,許瑞弘被列為竹聯幫仁堂的「二代堂主」,儘管他多年來已退居幕後並轉型為牧師,警方與社會輿論仍普遍認為他與竹聯幫仁堂之間仍維持一定程度的關聯[12][13]。
同年3月,許瑞弘因涉嫌恐嚇富商而遭警方拘提到案,適逢竹聯幫第二任幫主黃少岑告別式結束,各派系正處於角逐幫主接班人選的敏感時期,其被拘提的消息引起媒體與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也使社會大眾驚訝於他過往的黑幫背景。據媒體報導,警方在偵訊過程中詢問許瑞弘是否有意角逐竹聯幫新任幫主,他聞言後連忙否認,表示:「我沒有喔!你們不要害我!」並強調自己早已退出江湖,不再插手幫派事務[1][14]。此一拘提行動被外界解讀具有針對性,其時機選在幫主喪禮後不久,除刑事偵查意圖外,也被認為可能具有警示或整肅幫派內部的意味[3][8]。
Remove ads
軼聞
許瑞弘初入江湖時以「弘弘」為綽號,其後在竹聯幫仁堂體系下成立分會時,取自身姓名中的「弘」字與仁堂的「仁」字,將組織命名為「弘仁會」[15]。隨著勢力擴大與名聲漸起,他改以「麥可」作為新的綽號。據媒體報導,許瑞弘亦以兩個綽號作為人際親疏的區分:稱呼他為「弘弘」者,多為早年相識的舊友與長期關係密切者;而「麥可」則為外界及後期江湖人士常用的稱呼[16]。
據媒體報導,許瑞弘與已故竹聯幫第二任幫主黃少岑之間,曾因「弘仁會」與其他堂口之間的紛爭產生嫌隙,當時黃少岑在處理相關糾紛時,被指未能保持公平與公正,導致許瑞弘對其失望,遂選擇與黃少岑疏遠,並逐漸淡出竹聯幫活動。在黃少岑逝世後的喪禮中,竹聯幫各堂口依序排班守靈,但仁堂體系並未被列入名單之中。此舉被外界視為仁堂與竹聯幫關係日益疏離的象徵,也顯示雙方自此發展成相互獨立、平行運作的局面[3][16][1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