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許譽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許譽卿(?—?),字公實,別號霞城,直隸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曆丙辰進士,官至工科都給事中。明亡後出家為僧。
生平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中丙辰科進士[1],授浙江金華府推官。天啟三年(1623年),征拜吏科給事中。楊漣劾魏忠賢,許譽卿也抗疏極論魏忠賢大逆不道。忠賢大怒。趙南星、高攀龍被逐,許譽卿偕同官論救,撤職歸里。
崇禎帝即位,許譽卿起為兵科給事中,升工科左,三年主考江西鄉試,升禮科都給事中,屢次疏爭,被訐為結黨亂政。譽卿上疏自陳,隨即引去。崇禎七年(1634年)起故官,歷工科都給事中。次年正月,農民軍攻陷潁州,譽卿請急調五千人防守鳳陽。但上疏方入,鳳陽已經陷落,皇陵被毀。譽卿痛惜不已,彈劾張鳳翼及大學士溫體仁、王應熊,被崇禎帝以「苛求」責備。最終被謝升、溫體仁羅織罪名削籍。崇禎十五年(1642年),御史劉逵及給事中楊枝起相繼薦其復出,未及施行。
家庭
曾祖許其進,知州。祖父許汝升,汾州府同知。父許之屏,庠生、冠帶。
妻王微,詩人。天啟四年(1624年),許譽卿娶王微為妻。王微七歲喪父,流落青樓,後來四處遊歷,早年曾適茅元儀,元儀死後,偶過吳門,嫁予許譽卿[3]。王微平日戲稱譽卿為「許蠻」[4]。清順治四年(1647年)前後,王微病故,許譽卿出家為僧[5]。
著作
有《三垣疏稿》三卷。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