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訶黎王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訶黎王朝(Haryanka dynasty),亦被譯為「曷利昂伽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國在前7世紀至約前413年的王朝,由統治者為訶黎族人而得名。建立之初定都於王舍城,優陀夷時期遷都至華氏城。這一時期的摩揭陀國吞併了鴦伽、跋耆、拘薩羅、迦屍等國,為後來統一印度奠定了基礎。
Remove ads
世系
訶黎王朝歷經200餘年,共經歷了10位君主。第五位君主頻毗娑羅是第一個完全可考證的國王。
- 巴哈蒂亞(Bhattiya,斯里蘭卡《大史》所記載的頻毗娑羅之父)[2]
- 頻毗娑羅(前544年~前492年)
- 阿闍世(前492年~前460年)
- 優陀夷
- 阿兔樓陀
- 文荼(優陀夷、阿兔樓陀與文荼合在一起為前460年~前440年)
- 那伽都沙迦(前437年~前413年)
在《往世書》中載有另一份可信度不高的世系表,將訶黎王朝和幼龍王朝認為是同一個王朝。悉輸那伽在前王朝被推翻後,被貴族選舉為新的統治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按這一說法,頻毗娑羅之前的四位君主是:
- 悉輸那伽 (約前684年-?)
- 黑阿育王
- 差摩達摩
- 剎多羅烏闍
注釋
相關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