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論語別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論語別裁》,作者是南懷瑾,這是以他的講課口述錄音被整理而成的書籍[1]。南懷瑾曾經在1962年和1974年2次講解過《論語》,由蔡策主動筆錄講解內容,後來整理出書[2]。由於內容是即興的口述講解,閒話比重較大,因此南懷瑾在書序中明說該書沒有學術價值。

作者所作的評價

  • 南懷瑾晚年回顧自己著作時說:「我那些書中,《論語別裁》是中心。」[3]

其他人所作的評價

負面評價

  • 張中行登文抨擊此書,他表示自己認為該書對《論語》原文的有些解釋「不管語文規律,自己高興怎麼講就怎麼講,這就箋注的路數說,或只是就膽量說,確是前無古人」,比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錯誤地把「亡」由「無」的通假字解釋為「亡國」[4][5]
  • 學者董子竹專門出書《論語正裁》逐句地對此書作出抨擊[6]
  • 深圳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徐晉如表示他認為《論語別裁》一書中有許多明顯的文言文理解錯誤,例如:將「暴虎馮河」解釋成「像一隻發了瘋的暴虎一樣,站在河邊就想跳過去,跳不過也想跳」[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