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講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講台(英語:Bema)是一種供演說家使用的高台。該詞亦可被用於指代聖所中特定的凸起平台。例如在猶太會堂中,禮拜期間用於誦讀妥拉》的講台被稱為「 bima」或「bimah」。

古希臘

Thumb
雅典普尼克斯的講台遺蹟

在古希臘語中,「bēma」(βῆμα)一詞既有「平台」也有「台階」的意思,該詞源自baineinβαίνειν,本義為「去」)[1][2][3][4][5]。講壇在雅典最初是作為演說家向公民和法庭發表演講的公堂所使用,例如普尼克斯講台。在古希臘的法庭上,糾紛雙方分別在各自的講台上陳述論點。

在轉喻中,講台也是審判之地,即象徵法官的上凸座椅之延伸,如《新約聖經馬太福音 27:19約翰福音 19:13中所述,此外,在使徒行傳 25:10中,它是羅馬皇帝的座位;在羅馬書 14:10中,它是上帝在審判時發言的座位。

猶太教

Thumb
Interior of the Esnoga: the teba is in the foreground, and the Torah ark) in the background.
Thumb
Bema of Knesset Eliyahoo Synagogue, Mumbai, India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中,敏拜爾講台是每個賈瑪清真寺的標準陳設。最早的敏拜爾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628年至631年之間。

參見

  • 講道壇
  • 丘壇
  • 頂峰聖所
  • 聖殿屏障
  • 禮台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