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譚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譚纘(1485年—?年),字元孝,號在川四川潼川州蓬溪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譚纘, 籍貫 ...

生平

丁卯科四川鄉試第二十九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會試第九十名,廷試三甲一百八十九名進士[1]。通政司觀政,初授行人,嘉靖二年(1523年)升江西道監察御史[2]。嘉靖三年(1524年)議大禮時,參與左順門哭諫,被廷杖。又參劾權貴強奪民田事,幾遭不測。巡按河南,嘉靖七年(1528年)監河南鄉試,建知德書院,撰有《增修厄台改為絕糧祠知德書院碑記》。嘉靖十年,譚纘與端廷赦唐愈賢交率劾之,首輔張璁因此致仕還鄉[3]。歷官巡按直隸御史,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升河南副使,兵備信陽,七月被兵部尚書汪鋐彈劾濫舉,革職閑住,卒。

家族

曾祖譚必成,祖譚宣,父譚宗簡,母陳氏。與從兄譚誾、同母弟譚維一門三進士,時人立石坊以揚名。

著作

著有《寶梵寺修造記》,又有《錢氏為陶記碑》。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