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讓美國再次偉大
美国部分政治人物使用口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讓美國再次偉大」(英語: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縮寫:MAGA)是一些美國政治家使用的競選口號短語,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在2016年、2020年和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廣泛使用和推廣。「MAGA」也用於指代川普的政治基礎,或指代該基礎中的個人或群體。該口號亦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而被廣泛使用,並在藝術、娛樂和政治領域催生出無數變體,被川普總統任期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使用,並被用作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讓美國再次偉大」公司的名稱[1]。



該口號最初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隆納·雷根在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作為競選口號使用[註 1][2][3],此後被視為是帶有偏見的短語。許多學者、記者和評論員都指出該口號帶有種族主義色彩,認為它是狗哨政治和暗語[4][5][6][7]。
Remove ads
早期使用
該短語在政治和文學領域被多次使用。
1970年代,越戰失敗後,美國在吉米·卡特總統任內經濟面臨石油危機、伊朗人質危機、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等一連串難題,「讓美國再次偉大」正是當時美國正遭受高失業率、通脹時其提出的口號[3][8]。

「讓我們將美國變得再度偉大」(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隆納·雷根在1980年總統競選中著名的口號。當時,美國國內經濟狀況惡化,滯脹現象突出。雷根利用國家經濟困境作為競選的跳板,用此口號激發選民的愛國主義情緒[9][10][11][12]。在1980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獲選感言中,雷根說:「對於那些沒有工作機會的人,我們將刺激新的機會,特別是在他們居住的內城區。對於那些已經放棄希望的人,我們將恢復希望,歡迎他們加入偉大的全國運動,讓美國再次偉大[註 2][13][14]。」此後他將「讓我們將美國變得再度偉大」(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放在其按鈕和海報上[15][16]。民眾亦使用該短語來代表雷根政府。[17][18]
此短語亦在比爾·柯林頓於1992年總統競選期間的演講中提及[19]。
在2016年總統競選活動中,當時的希拉蕊·柯林頓反對川普。之後比爾·柯林頓表示,川普的版本被用作競選口號,是在向南方白人傳遞一個信息,即川普承諾「給你們一個50年前的經濟,並且……讓你們重新回到社會地位的頂端,而其他人的地位則下降」[20]。
作家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在她1998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才華的寓言》中,將「讓美國再次偉大」作為獨裁者安德魯·斯蒂爾·賈瑞特的總統競選口號[21]。
川普的使用與推廣

2011年12月,在人們猜測唐納·川普將在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挑戰時任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之後,川普發表聲明表示,他不願意排除未來競選總統的可能性,並解釋說「我必須保留所有的選擇,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讓美國再次偉大」[22]。2011年12月,他還出版了書籍《是時候變得強硬起來》,其副標題是「讓美國再次成為第一」。該書於2015年再版時改為「讓美國再次偉大」[23]。

2012年1月1日,一群川普的支持者向德克薩斯州務卿辦公室提交文件,成立「讓美國再次偉大黨」。如果川普決定成為總統選舉的第三方候選人,該黨將允許川普成為該黨的候選人[24]。
2012年11月,即歐巴馬擊敗米特·羅姆尼贏得連任後,川普開始正式使用該口號[25]。2013年8月,川普在接受喬納森·卡爾採訪時使用了該口號[26]。據他自己說,他最初考慮的是「我們將讓美國變得偉大」,但覺得它聽起來不太合適。「讓美國變得偉大」是他的下一個口號想法,但經過進一步思考,他覺得這對美國來說是一種輕視,因為它暗示美國從未偉大過。他最終選擇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短語,後來聲稱他直到2015年才知道雷根在1980年使用過這個口號,但指出「他沒有註冊這個商標」[27]。11月12日,他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簽署一份申請,要求取得將該口號用於政治目的的專有權。在川普正式開始2016年總統競選並表明他使用該口號是為了申請中所述的目的後,該口號於2015年7月14日註冊為服務商標[28][27][29]。

然而,川普並沒有將這句話用於商業用途。2015年8月5日,電台名人鮑比·博恩斯注意到了這一點,並成功為這句話在商業用途上的使用申請了商標。兩天後,博恩斯在Twitter上向川普發帖,表示願意重新使用他的口號,條件是川普向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捐款10萬美元。10月29日,博恩斯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川普集團支票的圖片。支票上的金額未披露,博恩斯表示川普可以「重新使用(他的)口號」[30]。


在2016年的競選中,川普經常使用該口號,尤其是佩戴印有白色字母的紅色MAGA帽,口號很快在他的支持者中流行[31]。該口號在競選活動中的重要性較為突出,以至於一度花費在製作帽子上的錢比民意調查、諮詢或電視廣告還要多。這些帽子在其網站上以每頂25美元的價格出售。當時有數百萬頂帽子被售出,川普估計假冒帽子的數量是真帽子的十倍。他又說:「……但它是一句口號,每當有人買一頂,這就是一則廣告[27]。」
川普首次當選後,他的總統過渡網站在greatagain.gov上建立[32]。川普在2017年和2018年表示,他2020年競選連任的口號將是「讓美國保持偉大」(Keep America Great),並試圖將其註冊為商標[27][33]。然而,川普2020年的競選活動繼續使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34]。川普的副手邁克·彭斯在2020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演講中使用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again)這一短語,因暗示川普的第一任期失敗而受到嘲諷[35][36]。2021年末,該短語成為支持川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名稱,也遭到嘲諷[37]。
2020年的一項行政命令名為「促進聯邦公民建築的美麗」,被支持者和媒體暱稱為「讓聯邦建築再次美麗」[38][39][40]。
川普卸任後不到一周,他與顧問討論了成立第三黨的可能性,他建議將其命名為「愛國者黨」或「讓美國再次偉大黨」。卸任後的頭幾天,他還支持亞利桑那州共和黨主席凱莉·沃德,後者同樣呼籲成立「讓美國再次偉大黨」。2021年1月下旬,川普將擬議中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黨」視為阻止共和黨參議員在參議院彈劾審判期間投票定罪的籌碼,並派出候選人挑戰眾議院投票彈劾他的共和黨人[41][42]。
在2024年總統競選中,該短語再次被用作競選官方口號。2023年6月3日,川普稱其支持者為Magadonian,引發社交媒體的嘲諷[43][44]。
Remove ads
唐納·川普將競選口號帶到社交媒體(主要是Twitter),使用了#makeamericagreatagain及其首字母縮略詞#maga的主題標籤。為了回應對他頻繁和非傳統使用社交媒體的批評,川普於2017年7月1日發推文為自己辯護:「我對社交媒體的使用不是總統的風格,而是現代總統的風格。讓美國再次偉大![註 3][45]」
2017年上半年,川普在推特上發布了33次他的口號。在彭博新聞社的一篇文章中,馬克·懷特豪斯指出:「回歸分析表明,這句話為帖子的轉發和收藏數量增加了(非常粗略的)51,000次,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川普的平均推文總共吸引了107,000次轉發和收藏[46]。」
川普將自己的勝利(部分)歸功於社交媒體,他說:「我憑藉採訪、演講和社交媒體贏得了2016年大選[47]。」據RiteTag估計,僅Twitter上#maga的每小時統計數據即包括:1,304條獨立推文、582萬個標籤曝光和3,424次轉發,其中14%的#maga推文包含圖片,55%包含連結,51%包含提及[48]。
Remove ads
種族主義指控
自2015年以來,「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一口號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帶有偏見的口號和「狗哨」。美國之音記者瑪麗莎·梅爾頓等人解釋說[5][6],這是一個帶有偏見的口號,因為它「不僅吸引那些將其視為種族主義暗語的人,而且也吸引那些因其他群體變得更加強大而感到地位下降的人[4]。」正如薩拉·丘奇韋爾所解釋的那樣,這句口號現在引起的共鳴就像1940年代初的美國優先運動一樣,其理念是「真正的美國是看起來像我印象中的美國,是我印象中的美國幻想,在它被其他種族和其他人稀釋之前即存在[49]。」
羅賓·阿布卡里安在《洛杉磯時報》撰寫評論時寫道:「戴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並不一定是種族主義的明顯表現。但如果你戴了一頂,這很好地表明你贊同、欽佩或欣賞川普總統對墨西哥人、穆斯林和邊境牆的種族主義觀點[6]。」《底特律自由新聞》和《洛杉磯時報》報道說,他們的一些讀者拒絕接受這種描述,不認為這個口號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是種族主義的證據,而是更多地從愛國主義或美國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看待它們[50][51]。《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尼古拉斯·戈德堡將「讓美國再次偉大」描述為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競選口號之一,同時也是「一個極好的競選口號」,他寫道:「它足夠模糊,可以吸引普遍的樂觀主義者,同時也給心懷怨恨的選民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得出結論,我們終於回到了他們統治世界的時代。」[註 4][52]
2018年的一項研究通過對Twitter文本和標籤網絡進行文本挖掘和語義網絡分析,發現「#MakeAmericaGreatAgain」和「#MAGA」標籤被白人至上主義者和白人民族主義者廣泛使用,並被全球極右翼極端分子用作「組織話語空間」[53]。
Remove ads
衍生口號
「讓美國再次偉大」成為許多戲仿、笑話、讚揚、引用和批評的主題,皆以該口號為基礎。
「讓美國保持偉大」(Keep America Great)一直是「讓美國再次偉大」最受歡迎的衍生詞,亦是川普2020年總統競選活動的官方口號,儘管它經常與「讓美國再次偉大」一起使用[54][55]。
川普宣布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後,評論家們描述他使用的標語「讓美國再次偉大和光榮」(Make America Great and Glorious Again,簡稱MAGAGA)。該短語已經成為川普競選連任的幽默描述,許多媒體都評論了「MAGAGA」帶來的幽默,通常是因為首字母縮略詞中的「gag」一詞[56][57][58]。
2024年10月,川普以「讓美國再次變得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為口號,承諾將由前第三黨候選人小羅伯特·F·甘迺迪控制公共衛生[59][60]。
2024年11月,在加州州長葛文·紐森承諾召集加州議員,以確保加州在川普政府上台後繼續推行進步政策後,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瘋傳「讓加州再次偉大」(Make California Great Again)[61][62]。
Remove ads

這一短語曾在一些政治聲明中被戲仿,例如「讓美國再次成為墨西哥」(Make America Mexico Again)、對川普有關美墨邊境移民政策的批評以及指墨西哥在《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中將其55%的領土割讓給美國[63][64]。
據稱與川普有染的成人電影女演員斯托米·丹尼爾斯參加了「讓美國再次興奮」(Make America Horny Again)脫衣舞俱樂部之旅。該巡演緊隨川普2016年的初次競選活動,部分收入捐贈給了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65]。
約翰·奧利弗在他的節目《上周今夜秀》中,在一個專門針對川普的片段中惡搞了該口號,呼籲觀眾「讓唐納·川普再次偉大(Make Donald Drumpf)」,其中Drumpf是川普家族最初的祖姓[66][67]。該片段打破了HBO的收視紀錄,獲得8500萬次觀看[67]。
2017年,在國會確認川普當選後,有人聽到時任副總統喬·拜登說出「上帝保佑女王」,這導致《今日歷史》聲稱它將「讓美國再次成為偉大的大不列顛」[68]。同年晚些時候,喜劇演員吉米·坎摩爾重複了這句話,建議限制總統權力[69]。
2018年,貝茨學院兩位教授在《仇恨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巴拉克·歐巴馬出生地陰謀論的文章,題為「讓美國再次仇恨:唐納·川普和出生地陰謀論」(Make America Hate Again: Donald Trump and the Birther Conspiracy)[70]。

這一口號也被一些環保主義者採用。2017年6月,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斥責川普退出《巴黎協定》。他在演講中最後說了一句「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71]。「星期五為未來」運動的成員也經常使用「讓地球再次變成格蕾塔」(Make Earth Greta Again)等口號,指的是環保活動家格蕾塔·通貝里[72]。2019年,格蘭特·阿莫爾和米琳·拉爾森共同執導一部名為《讓世界再次變成格蕾塔》的紀錄片[73]。
2022年末,前聖克利門蒂市議會候選人傑克遜·欣克爾在Twitter上發布政治口號「MAGA共產主義」後,該口號在推特上流行起來。MAGA共產主義的追隨者呼籲支持美國工人階級的人士與MAGA運動的成員結盟[74]。
「藍MAGA」一詞用於批評對喬·拜登本人的狂熱崇拜、民主黨利用陰謀論闡釋反對拜登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的行為,以及對不利於拜登的信息或民意調查的駁斥;該術語試圖暗示拜登的一些支持者與川普的支持者相提並論[75][76][77]。
Remove ads
在唐納·川普推廣使用該短語後,該短語及其變體被廣泛用於他的競選活動和政治活動。川普的主要對手泰德·克魯茲和史考特·沃克開始在演講中使用「讓美國再次偉大」,煽動川普向他們發送停終信函[27]。克魯茲後來出售印有「讓川普再次辯論」(Make Trump Debate Again)字樣的帽子,以回應川普抵制2016年1月28日的愛荷華州辯論[78]。
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2018年9月的一項法案簽署儀式上表示,美國「從來沒有那麼偉大過」[79][80]。前美國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在2019年3月接受MSNBC採訪時對這句口號提出質疑,他問道:「你到底什麼時候覺得美國偉大過?」[81][82]2018年9月1日,在約翰·馬侃的追悼會上,他的女兒梅根·馬侃表示:「約翰·馬侃的美國不需要再次偉大,因為美國一直都很偉大[83]。」川普隨後在當天晚些時候發推文說「讓美國再次偉大[84]!」
2022年5月4日,總統喬·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時提到前總統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他說:「這個『讓美國再次偉大』群體確實是美國歷史上、近代美國歷史上最極端的政治組織[85]。」2022年9月1日,他在白宮發表講話「關於持續為國家靈魂而戰」[86],專門針對對「唐納·川普和『讓美國再次偉大』共和黨人」的攻擊,稱「唐納·川普和『讓美國再次偉大』共和黨人代表著一種威脅我們共和國根基的極端主義」[註 5],並且「『讓美國再次偉大』共和黨人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們擁抱憤怒。他們在混亂中茁壯成長。他們不是生活在真理的光明中,而是生活在謊言的陰影下[註 6][87]。」
佛羅里達州州長隆恩·迪尚特宣布參加2024年共和黨總統初選後,多家媒體稱他承諾「讓美國變成佛羅里達」(Make America Florida)[88][89][90][91][92]。
在川普總統任期和2020年總統選舉期間,「讓美國再次偉大」最廣泛的反川普衍生詞之一是「讓美國再次思考」,經常與2020年民主黨初選候選人楊安澤偏愛的「讓美國更加認真思考」(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版本相結合。這一口號出現在眾多反川普活動中,包括民主黨政治集會、遊行和社交媒體。Live Science指出「再次思考」是其2017年的熱門標籤之一[93][94][95][96]。
自2016年以來,「讓美國再次變白」(Make America White Again)這一口號被仇恨團體和支持川普的政客使用[97]。澳大利亞政治評論員、前自由黨領袖約翰·休森也使用該口號表達觀點,即近年來全球反對基於種族主義和偏見的傳統政治和政客運動。他評論道:「儘管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偶爾『否認』、斷言『假新聞』和/或他的語義區分,但人們對他的種族觀點應該毫不懷疑。他的競選主題實際上是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第一,也是唯一的』,並——點頭、點頭、眨眨眼——讓美國再次變白[註 7][98]。」
「讓美國再次偉大」經常在廣告、媒體和其他流行文化渠道中被模仿。
該口號被餅乾品牌Dunk-a-roos戲仿為「讓美國再次浸泡」(Make America Dunk Again)[100],電影《鯊捲風5》的標語則是「讓美國再次成為誘餌」(Make America Bait Again)[101]。
藝術家明道加斯·貝納努以塗鴉畫作《我的上帝,助我在這致命之愛中存活》為靈感,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創作了一幅街頭藝術壁畫《讓一切再次偉大》,描繪了唐納·川普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致以兄弟般的親吻[102][103]。
2016年電影《人類清除計劃3》的標語是「讓美國保持偉大」(川普後來將此句用作其2020年競選口號);該電影的其中一個電視廣告中,美國人解釋了他們支持《人類清除計劃》的原因,其中一人說他這樣做是「為了讓我的國家(美國)保持偉大」。該系列的下一部電影《人類清除計劃4》隨後以一張海報作為宣傳,海報上畫著該電影的片名,上面印著一頂「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帽子[104]。
在《黑袍糾察隊》第四季中,政治口號「讓美國再次變得超強」成為主要反派「祖國人」的主要口號,他在《黑袍糾察隊》的世界中成功實施了自己版本的國會山騷亂[105]。
2011年,共和黨前聯邦參議員候選人凱瑞斯汀·奧唐納出版了一本有關她參加2010年德拉瓦州特別選舉的書籍,名為《麻煩製造者:讓我們盡一切努力讓美國再次偉大》(Troublemaker: Let's Do What It Takes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106]。政治評論員兼作家彼得·貝納特於2006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正義之戰:為什麼自由主義者 — — 而且只有自由主義者 — — 能夠贏得反恐戰爭並讓美國再次偉大》(The Good Fight: Why Liberals – and Only Liberals – Can Win the War on Terror and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書籍[107]。
史努比狗狗的第二張EP名為《讓美國再次殘廢》(Make America Crip Again),第二首單曲名為《M.A.C.A》。《滾石》雜誌援引史努比狗狗的話說,《讓美國再次偉大》指的是過去的一個時代,「它總是讓我想起分離和種族隔離,所以我寧願讓美國再次殘廢」,並提到了「貧困地區的年輕黑人男子組織起來幫助他們的社區並照顧他們自己,因為社會基本上拋棄了他們[108]。」而歌手喬·薇拉身著「MAGA」禮服出席 2017 年葛萊美獎頒獎典禮數個月後,推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同名單曲[109]。澳大利亞重金屬樂隊Thy Art Is Murder在其專輯《Human Target》中錄製了一首名為《讓美國再次仇恨》(Make America Hate Again)的歌曲[110]。打倒男孩專輯《Make America Psycho Again》引用了這口號。[111]
《星際迷航:發現號》劇集「過去即序幕」(What's Past Is Prologue)中出現有加布里埃爾·洛爾卡發誓要「讓帝國再次輝煌」(Make the Empire glorious again)[112][113][114][115]。美國動畫《南方公園》第19季第2集《Where My Country Gone?》裡,葛屁老師競選美國總統,而這句話出現在葛屁老師的支持者身上。[116]
參議員阿姆斯特朗在2013年電子遊戲《合金裝備崛起 復仇》劇情畫面中使用了這一口號並宣布了自己競選美國總統的計劃。[117]而一款以納粹為敵人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德軍總部II:新巨像》的廣告標語為「讓美國再次擺脫納粹」(Make America Nazi-Free Again),一些人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是反川普。但一位公司高管表示,這款遊戲並不是「對2017年美國的社會批判」。據GamesIndustry.biz報道,該工作室負責營銷和公關的副總裁彼得斯·海因斯表示:「自20多年前首次發布以來,德軍總部系列遊戲就一直是反納粹的。我們不會迴避遊戲的主題。我們並不認為說納粹是壞人、非美國人的說法過於誇張,我們也不擔心是否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118]。」
2018年10月,印尼前反對派領導人普拉博沃·蘇比延多在競選2019年印尼總統選舉期間,曾使用過「讓印尼再次偉大」口號,不過他否認自己抄襲了川普的口號[119]。2019年5月瑞典歐洲議會選舉中,瑞典基督教民主黨提出「讓歐盟再次剛剛好」(Make EU Lagom Again)的口號[120][121]。西班牙極右翼政黨呼聲黨的口號是「Hacer a España grande otra vez」,即「讓西班牙再次偉大」[122][123]。
在2020年千里達及托巴哥選舉競選期間,被指責試圖成為「千里達及托巴哥川普的追隨者」[124]的反對黨領袖卡姆拉·珀塞德-比塞薩爾使用了「讓千里達及托巴哥再次偉大!」(Make T&T (Trinidad and Tobago) great again!)口號[125]。在唐納·川普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後,她將川普的勝利描述為「恢復保守的美國價值觀和理想的努力,這些價值觀和理想一直受到極左思想推動者的攻擊」[126]。
在新加坡,「讓義順再次偉大」的口號被內容創作者作為調侃,因為該鎮本身被視為危險之地。在當地亦印有該口號的帽子出售[127]。
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聯合澳大利亞黨和愛國者號角黨在2019年、2022年和2025年聯邦大選中先後提出了「讓澳大利亞偉大」和「讓澳大利亞再次偉大」的口號[128][129]。以色列極右翼也使用了類似的表述「讓以色列再次偉大」(Make Israel Great Again),以及縮寫「MIGA」[130]。蒙古總統哈勒特馬·巴圖勒嘎將「蒙古一定會贏」作為其2017年競選口號,其縮寫「Мояа」(Moya)為其派生詞[131]。
匈牙利擔任2024年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的口號是「讓歐洲再次偉大」(Make Europe Great Again)[132][133][134]。2025年1月,在德國另類選擇黨為2025年德國聯邦選舉舉行的競選集會上,埃隆·馬斯克通過視頻通話在活動上發表講話,重申他之前對該黨的支持。在馬斯克簡短的講話之後,該黨即將到來的選舉的領先候選人愛麗絲·魏德爾向馬斯克表示感謝,並使用了衍生表述「讓德國再次偉大」[135]。
2025年4月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其封面文章題為《美國如何最終讓中國再次偉大》(How America could end up making China great again),講述川普第二屆任期關稅對中國的影響。而在亞洲發行的版本則以修改後的MAGA帽作為封面,口號亦修改為「讓中國再次偉大」(Make China Great Again)[136]。
參見
- 1980年隆納·雷根競選美國總統
- 唐納·川普
- 美國例外論
- 美國回來了
- 《跛腳美國:如何讓美國再次偉大》,2015年川普出版的書籍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措辭與之類似的口號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